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 | yishuixzwfwzx2227736/2019-0001530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发布日期: | 2019-11-20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成文日期: | 2019-11-20 | ||
标 题: | 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
今年以来,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政务服务基础。预计全年受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1.8万件;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44个,完成交易额25.1亿元,收取交易保证金3.91亿元;为全县42个扶贫项目提供服务,累计完成交易额约1亿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重点改革任务,全力开展政务服务效能革命。一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构建良好政务服务环境。将涉及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的30个部门单位所承担的160项行政许可事项、12项相关联事项和5项收费事项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建立起了审管分离、事权集中、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新型审批服务机制。制定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和信息双向推送机制等相关制度,理清审批和监管权责边界,形成了审管互动、双向反馈的工作机制,每月履行双向信息推送1000余件。二是扎实做好“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制定了《关于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意见》,针对办件量大、企业群众关注度高的企业开办、投资建设、不动产登记、税务服务、公积金等设置“一窗受理”服务区,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企业新设、变更、注销等业务即时办结;投资建设项目环评批复、立项备案等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一刻钟”办结;不动产转移登记“一小时办结”。按照“三级十同”要求,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颗粒化”拆分成最小运行单元,实现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在全市率先编制公布了“一次办好”事项清单,1901项事项实现“一次办好”。同时,坚持清单动态化管理,2014年以来,共12次下文承接落实上级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共取消各类行政权力259项,承接上级下放权力435项,调整优化79项。
(二)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倾力打造最强政务服务模式。一是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制定《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的实施方案》,对68项三定职责进行逐项拆分细化,梳理出职能任务231项,围绕精简材料和优化流程双重目标,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标准化梳理,编制了“一书一图三清单”(申请书、流程图、材料清单、标准清单、补齐补正清单),在审批材料、审批时限、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梳理规范,明确受理条件及裁量标准,制定“办事菜单”,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导航”服务,做到科室职责清晰明了,群众办事简单易懂。同时,按照“六个一律取消”,对申请材料再精简,共取消22个事项的46项申请材料。二是全力压缩审批层级。印发了《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公布行政许可及相关联事项受理、审查、审核、审批层级权限的通知》,压缩审批层级,实现简单事项科室签批,一般事项分管局长签批,复杂和重要事项局长签批,在确保审批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已实现65%的事项科室办结,压缩审批时限2530工作日。三是全力打造“红色沂蒙帮办代办”服务品牌。针对建设项目审批时限长、涉及部门多、办理手续复杂等问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设立了帮办代办服务队,负责投资项目的咨询、指导、帮办、代办等服务工作,通过提前介入、全程服务,为项目落地节约“冤枉”时间,目前已签约代办山东罗欣乐康制药有限公司中药产业项目、七星柠檬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食品添加剂项目等10个“125”工程重点项目,代办审批事项75项,缩时提速70%以上。
(三)聚焦服务利企便民,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设立自助服务区。设置税务、人社自助便民服务区,放置23台自助办税终端设备和12台社会保险自助服务一体机,减少企业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实现纳税申报、实名采集、发票认证、发票申领等涉税业务的自助办理,现已完成自助申领发票30余万份,以及每天200余人次查询办理社保缴纳、医保个人余额及社保信息、社保卡挂失(注销)等业务,让老百姓动动手指头就能办成事。二是完善服务指南编制工作。针对服务指南内容繁多、专业性强等问题,结合市级高频服务事项,制定沂水县高频服务事项清单,在逐一分析办理流程、消除兜底条款的基础上,编制通俗易懂服务指南并形成二维码予以公布,让企业群众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得懂”、“办得成”,避免“问不清”、“答不明”、“重复讲”、“记不住”的问题。三是开展“微审批”服务。按照“一网通办”要求,实现审批事项“码上办”,企业群众只需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便捷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或查看服务指南,同时,实现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的实时互动,为其提供审前指导、材料预审、一次办好、现场踏勘等多种服务,减少服务对象跑腿次数和咨询次数。通过“微审批”,工程建设科、项目规划科打造了“微见面”审批服务品牌,为服务对象提供预审服务,让服务对象“只跑一次”就能办成事;社会事务、农林水、文教卫计等科室实现“微审查”,即通过微信视频连线的方式,实现勘探现场全面电子化(并留存电子档案),最大限度给申请人和工作人员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
(四)聚焦运行机制建设,着力筑牢审批服务基石。一是实行“一会四服务”工作机制(即定期召开建设项目审批工作联席会,为项目提供靠前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为项目提供“一窗综合受理、一张申请表单、一套流程办结”的“套餐式”审批服务,全力做好项目前期报批各项工作,使企业在24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限缩时提速70%。二是健立“吐槽找茬”、窗口无否决权、群众“好差评”等制度。进一步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做到只说YES不说NO,对不属于本窗口的事项,要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同时收集办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挂号销账、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共电话回访7000余人次,走访企业8家,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督促整改145件次。三是强化学习培训。修订了局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管理制度,通过对局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包括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礼仪、行政许可法、审批流程优化及政务服务工作理念等方面的集中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变,确保每一名窗口人员都是“全能型”,为“一窗受理”向“一窗办理”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局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初心,牢记担当作为使命。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企业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部门间信息壁垒还不同程度存在,服务群众的便利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落脚点,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一)重塑服务中心布局,全力打造便民服务区。对一楼服务区域进行重新布局改造,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流量大的水电气、不动产、公积金等便民服务窗口集中起来打造便民服务区。同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一楼西侧建立自助服务区,配备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助服务设备,为企业群众提供“不打烊”便民自助服务。
(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一网通办”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网上运行要素,全力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拔除“信息烟囱”,实现业务系统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做到简单事项“网上办、不见面”,复杂事项“网上预审”,现场“一次办好”。
(三)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以迎接省营商环境评价为契机,自我加压、凝聚合力,按照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所确定的指标及相关评价标准,全面梳理,完善方案,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努力打造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管理。一是突出窗口管理。综合考虑各入驻中心窗口业务量和企业群众意见建议等的因素,对窗口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着力营造群众便利企业满意的良好政务服务环境。二是突出纪律管理。以动态监管和持续改进为工作目标,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人工巡查,电子监察、受理投诉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个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三是突出服务管理。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就服务礼仪、沟通技巧、着装礼仪、物品摆放等工作内容进行培训,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