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卫生健康局关于《提高中医药文化建设及服务能力的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 yishuixwsj2251670/2025-0000146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沂卫复〔2025〕16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卫生健康局 | 发布日期: | 2025-05-20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 成文日期: | 2025-05-19 | |
标 题: | 沂水县卫生健康局关于《提高中医药文化建设及服务能力的建议》的答复 |
B
吴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中医药文化建设及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我县相继召开高规格的全县中医药大会和县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出台《沂水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7个方面19项支持措施,全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一是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精品国医堂及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全县19处乡镇卫生院、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国医堂,有独立的中医科和中药房(或加入共享中药房),并设置中医病区,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和基本的治疗设备;已建成精品国医堂12处,精品国医堂占比达57%,高标准打造省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10家;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县域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社会办中医医院增至3家,中医类诊所增至70家,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构建了县、乡、村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方便了群众看中医、用中药。
二是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适当放宽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人才引进要求限制,为中医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鼓励中青年中医师拜师学艺,培养中医经典传承人才;鼓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医疗机构工作或以个人名义开办中医诊所,落实中医诊所备案制。2021年以来,共接收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3人,其中本科层次4人,专科层次9人;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中医中药专业人才51人,人才引进12人,招聘合同制中医中药专业人才15人。
三是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在乡镇卫生院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群众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在院东头镇桃棵子村和县中医医院分别建成沂蒙红医刘惠民故居展览馆和中医药文化展馆,传承、弘扬刘惠民等沂水籍名老中医医者仁心、济世救民精神,力争打造成为中医药人的精神传承阵地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会同教体局制定《沂水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不断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地落实。四十里堡镇中心小学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从中医膳食、中医绘画、中医书法、中医健身等方面,开展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文化自信。诸葛镇中心卫生院古村分院入选第三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单位,四十里堡镇中心小学入选第二批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
四是鼓励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山东省中医药条例》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科研教学、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鼓励、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布局限制。从国家到地方,都是鼓励、支持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的,并且明确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享有同等的权利。
沂水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