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铺镇清源河水利风情小镇成功入选临沂市第四批水利风情小镇(村、园)
索 引 号: | yishuihspz2611108/2022-0000084 | 主 题 词: | 其他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黄山铺镇 | 发布日期: | 2022-03-10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黄山铺镇清源河水利风情小镇成功入选临沂市第四批水利风情小镇(村、园) |
黄山铺镇位于沂水县城西部7公里,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共有48个行政村,5.7万人。镇域内清源河、胜利河、泉庄河三条县级河道川流东去、风光秀丽,沿河村居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5%。北部清源河流经大松林、北小河、东上坪、尧崖头、东河北、大匡庄等12个村,上游支流有圣水坊水库流经圣水坊、小松林2个村和松林河汇入河流,流域内共有人口约2.2万人。青山幽幽,碧水长流,钟灵毓秀的清源河孕育了淳朴的风土人情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一处美丽和谐的生态宜居之地。
景观河道引人入胜
近年来,黄山铺镇结合河长制工作持续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在清源河内先后建设拦水坝30座,使河道水面相接、瀑布相连。利用宽阔的拦水坝和水面,建设了“锦鲤跃波”“丹鹤戏水”“扁舟竞流”“荷花映水”“观音玉瓶”“老君宝葫”等11处栩栩如生的河道景观和16处芦荻茂密的湖心湿地,清澈的水中鱼翔浅底、水鸟追逐。良好的水环境吸引了垂钓爱好者云集而至,乐在其中。
优美环境和谐宜居
依托河道生态景观,沂水县在清源河沿河村居开展了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沿河各村充分挖掘村内文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着力形成“处处是风景、村村有特色”的建设格局。目前,清源河两岸杨柳轻拂、花草遍地,树荫下人们打牌下棋聊天悠然自得,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上车来攘往,一派繁荣景象。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边归于沉寂,只有流水淙淙、虫声唧唧。按照200米内有景、1000米内有园的标准,清源河沿线打造绿地、假山、微地形、小游园、园林小品等休闲景观20余处,河流道路共同形成一道风景线,犹如“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沿线各村不断加大村容村貌提升力度,以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打造宜居乡村,留住青山绿水和乡愁。
山水文化有形有魂
美丽乡村美在外表,重在内涵。黄山铺镇深入挖掘流域内各村文化特色,打造五大文化品牌,使美丽乡村有形更有魂,有颜值更有气质。挖掘宣传李觉、武纪元、李在堂等3位将军精神事迹,修复《青年报》旧址,建设尧崖头孝善文化广场,保护修复大匡庄古郠邑、养老山清代古寨等,打造历史文化品牌。挖掘传承好“周姑子戏”、剪纸、土陶等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依托沿河三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耕体验、认养、科普区,打造农耕文化品牌。依托圣水坊龙兴寺建设云水禅景区,深入挖掘书画、禅茶、禅乐等禅意文化,打造禅意文化品牌。100多个贴近群众、通俗易懂河长制文化标牌,让爱河护水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设施配套齐全便捷
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沿线各村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目前,沿河及水库周边16.5公里道路全部提升为7米宽的沥青道路,并与国道342线相连通,交通更加便利;沿河道路一侧自来水、燃气、电力、通信设施连通各村,极大方便了流域内群众生活。各村积极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沿河景区及各休闲景观突出使用功能,为游人亲水、休憩服务提供自然、和谐的人本服务。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黄山铺镇重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镇里充分发挥三条河流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沿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河道流域内现有3A级景区1处、农业园区3处、农家乐12家、民宿16家,可为游客提供赏花、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等慢生活服务,使群众在乡村旅游业中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