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蔚镇教育发展概况
索 引 号: | yishuixwz2421108/2020-0000560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夏蔚镇 | 发布日期: | 2020-12-10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成文日期: | 2020-12-10 | ||
标 题: | 2020年夏蔚镇教育发展概况 |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依法治教为保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办人民满意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标准化、均等化为重要抓手,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加快缩小校际差距。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准确把握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破解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依法治教,保障健康发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依法维护人民受教育权益,维护教育领域公平正义,保障教育秩序。
二、主要目标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净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好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健全。
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生思想道德、核心素养、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素质、公民意识全面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推进教育创新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完善教育发展政策,破除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
1、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常识、团体意识及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等。充分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支持幼儿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均衡发展。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逐步消除中小学大班额问题,2018年年底前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学区内教师资源、课程建设、设施设备等统筹配置,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统筹推进优质发展。全面实施德育综合改革,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发挥素质教育优势和特色,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教育环节和教育资源、教育阵地,突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4、加强卫生和国防教育。创新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重视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学生健康危险因素研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落实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实施中小学医务(保健)室达标工程,确保医务(保健)室配备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
5、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完善语言文字法规规章体系,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
6、实施精准化教育扶贫。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确保贫困学生真正受益。构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四、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德育、体育和美育综合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教育发展动力。
1、全面实施德育综合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责任、创新、实践为重点,构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构建学段衔接、学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整合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有机统一,提高主题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强化全科育人功能,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课程,促进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
3、改进学生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建立由教育部门、团委、少工委、学校、社会各界及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充分体现德育评价的鼓励性、引导性和纠偏性功能,完善中小学生德育评价指标,建立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将中小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职业体验实习等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全面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完善全员育人机制,推行教师“一岗双责”制。加强中小学教师全员德育工作培训,开发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教师德育培训和研修课程。
5、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加强学生艺术审美教育,培育学生文明礼仪和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健身兴趣、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的目标。全面实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每年举办一次阳光体育节。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自评和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各学校逐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增强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开展高雅艺术、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做好学生艺术普及工作。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和艺术团体建设,每年举办一次学生人人参与的艺术节。改善美育教学条件,使艺术场地及设施的建设配备达到规定标准。健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和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6、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类实施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
7、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五、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依法治教能力,全面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
1、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标准调整机制,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突出精准资助,提高资助水平,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从经济保障型向促进发展型转变。
2、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按照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创新教师管理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严谨、创新、诚信的学术风气。加强师德考评,把师德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大力选树和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改进完善教师评价考核标准,建立向一线教师、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中小学严格按照标准条件和程序组织开展评聘工作,确保评聘质量。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实施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推进全员培训常态化、校本化。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和名师建设工程。
3、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制度。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数字化校园安全监管系统。强化校园安防设施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园校舍校车安全工作。落实教育部门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校园安全机制、人员、经费保障,有效预防校园安全案(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