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登录 | 注册
索  引  号: yishuicjyz2641108/2024-000008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机关: 沂水县崔家峪镇 成文日期: 2024-02-20
发文字号: 崔政发〔2024〕2号 公文类型:
标      题: 沂水县崔家峪镇上泉村渔业园区鱼菜共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4-02-21 效力状态: 有效中
统一编号:

崔政发〔2024〕2号

字号: 打印 收藏

沂水县崔家峪镇上泉村渔业园区鱼菜共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崔政发〔2024〕2号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工作须臾不可放松。二十大报告再次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强调了保障粮食的重要性、发展特色产业的必要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性、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紧迫性。农业农村干部要肩负使命,以党的行动指南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初心和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本项目以建设水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为重点,强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探索鱼菜共生新模式,调整渔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产技术,有利于发挥本区水产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能,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促进渔民增收;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实现生态养鱼、生态种植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专注鱼菜共生领域的农业公司还不多。很多农场只是把鱼菜共生作为三产概念引入农场,并没有实际采用鱼菜共生技术进行大规模栽培和向市场供应蔬菜和水产,本项目落地填补了如今市场空缺。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可行性: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集蔬菜粮食药草等作物的栽培合资循环工业化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并结合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农业专家系统,实现鱼菜共生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其物种间和谐共生运行良好,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液,经植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双方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该系统以其生态循环为特点,以其资源互补共生为技术思路,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放实现最小化,符合当前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是当前与未来可持续循环型有机农业的最佳生态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该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同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以实现鱼菜生产的高效益。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2)项目实施必要性:

传统数千年农民的农事活动与从业分工,大多是较为明晰而专业的,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从而形成了拥有各种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民与专业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把生产环节或农业内部划分过于专一的生产模式渐渐被一种以农业内部生态优化,以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延伸循环为特征的可持续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取代。鱼菜共生技术的运用,它巧妙地把养鱼业与蔬菜种植得以有机的生态结合,让种菜养鱼之间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相依关系,形成一种互生共促的生态关系,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污实现最小化,这是符合当前所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的生产模式。

从前的养鱼专业户,大多是以承包鱼塘或推土建池形成水体后进行人工放养,也有在江河湖泊上进行网箱养殖,不管是哪种方式,它都是以单一的生态物种---鱼为主体,根据生态学理论的研究结果,生态系统内物种越单一,该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就越差,生态环境受损破坏的机率也就越大,于是会造成生态下游物种的不可持续性断绝,形成了大量污染物的积累与外排,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环保压力,至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农业之排污与环保问题。当然传统的养殖大多是依托大水体进行自然加人工放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单位水体的生产效率低,占用的水资源量大,不能体现集约化与工业化的特点,更受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局限,难以实现大跨度空间地域及不适环境下的养殖,而采用工业化及闭锁型系统的陆上养殖技术即可打破空间与气候场所等因子的限制,实现与形成大棚养殖,城市养殖甚至是室内与地下室的工厂化养殖格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让农民实现一具两得的收入与经营,可以让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及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可以种菜也可养鱼,而且两者间在同一空间与地域内完成,利用集中管理,两者间依托生态互存关系建立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系统,也就是可以通过投喂饲料作为物质及能量的初始投入,而其排泄物与渣滓则作为微生物的分解利用能源与繁衍基础,再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形成了鱼菜共生共获的良性有机系统。这样农民在经营农场及规划时可以两者综合地进行,既产鱼又出菜,形成一个完整的菜篮子工程,而且为了充分发挥空间与充分吸附吸收水中的营养,蔬菜栽培基本上采用无土栽培的人工基质培、水培及气培,使种植系统的构建简易化,空间化与管理方便化,通过各种种植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以微生物分解,植物根系吸收的循环水系统,让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最大化的提高,让水在养殖及种植系统中进行闭锁型的循环。而且养殖与种植技术采用高度集约与自动控制管理外,农民养鱼与种菜就变得极为简单与高效。

这两种有机结合的新型种植系统,除了让农民更为便捷高效地进行农事生产外,利用该技术生产的蔬菜可以很容易地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要求,使农产品的市场效益得以大大提高,是常规化肥或农药土耕栽培价格的成倍以上,而且在水培或气培等营养液水环境下,生产变得简单,生长变得快速,品质还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在农田或大棚规划共生系统时,从生态循环及可分解物质的平衡关系来说,一般以养殖桶的面积与种植面积以1:5为佳,这样基本上可以把工厂化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的排污处理掉,为鱼的生长创造一个适合的水质环境及生态环境。

通过模式的创新,让我国的农业,真正实现有机耕作,特别是蔬菜,更需用有机绿色产品所取代,否则人类的健康与未来环境,将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又超于常规的综合性鱼菜共生系统进行深度生态综合功能研发将具有战略性的发展意义,它除了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创建生态环保绿色的城市与国家作出农业生产上的巨大贡献。

在当前自然可利用水体及渔业资源日益受到限制情况下,采用鱼菜共生系统生产适销对路的鱼产品,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生态农业项目。

二、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对现有3组养鱼池27个养殖池深度做加高处理,新建3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对现有养鱼池进行全覆盖,每个养殖池配套60平鱼菜共生种植床及供水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规模约为 620 亩。

三、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概算总投资40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205万元,其财政资金部分按照制度要求,采取政府采购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标。

四、实施进度安排

前期规划设计、预算、招投标等(2023年12月-2024年1月);施工阶段(2024年2月-2024年6月);试运行阶段(2024年7月-2024年8月);竣工验收阶段(2024年8月)。

五、保障措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计划成立由3名班子成员组成的工作推进专班,明确3名同志具体靠上,靠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镇里将项目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绩效考核,按照节点计划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制度,督促工作推进,力争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发包、当年见效。

六、项目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

达产后预计渔业养殖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斤,瓜果蔬菜种植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斤,年销售收入可达800万元,净利润率为25%。

1.提高农(渔)民收入:“鱼菜共生”模式可以帮助农户降低饲料、肥料采购量,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使用太阳能代替传统能源,降低资源浪费,提升养殖户收益。鱼菜共生技术可以自行对水进行净化,节省了用水量和净化设备费用。此外,鱼菜共生技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蔬菜可以消耗水中的氨和磷,降低养殖病虫害,提升农户综合收益。

2.节地节水:与传统土壤栽培灌溉和养殖模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提升单位土地产量,节水比率可达10:1。

3.品质安全:因为鱼菜共生系统中有鱼存在,任何农药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会造成鱼和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死亡和系统的崩溃;而鱼菜共生脱离土壤栽培,避免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对蔬菜的污染,因此鱼菜共生系统蔬菜和水产品的重金属残留都远低于传统生产方式。

(二)社会效益

1.改善项目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鱼菜共生循环养殖一大亮点,充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生态养殖,无公害种植;

2.发展现代渔业,提高水产产业的竞争力;

3.使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4.提供健康安全的高品质水产品。

5.多元化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6.带动采摘园,农家乐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收入。

(三)生态效益

1.运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充分利用养殖区位优势,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3.进水排水分离,减少水体污染。

4.对当地环境有很大的提升,增加绿化率,提升空气质量。


崔家峪镇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0日


政策咨询

如您对该政策有疑问,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了解。

线上咨询: 我要咨询

点击“我要咨询”,登录山东省统一用户通行证,进入留言界面,选择相关部门后,信件类型“网上问政”,然后开始填写咨询问政内容。

线下咨询:

政策咨询单位沂水县崔家峪镇人民政府

政策联系人崔家峪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现场解答地址沂水县崔家峪镇兖石路15号

联系电话0539-264110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客户端
爱山东
爱山东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新媒体矩阵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