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沂水县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索 引 号: | yishuiscjgj/2023-0000212 | 主 题 词: | 其他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3-06-15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2022年度沂水县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
目 录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行政区划
(二)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2.水资源
3.动植物资源
(三)经济发展情况
1.经济概况
2.产业结构
3.三大需求
4.新旧动能转换
二、城市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质量
1.经济运行情况
2.城市创新能力
3.质量技术基础
(二)城市建设质量
1.城市品质
2.城市功能
3.居民生活质量
4.城市品牌影响力
(三)公共服务质量
1.营商环境
2.文化建设
3.社会保障
4.医疗健康
5.教育
6.社会安全
(四)重点产品质量
1.农产品
2.食品
3.药品
4.工业产品
5.特种设备
(五)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
2.交通工程
(六)生态环境质量
1.空气质量
2.水环境质量
3.土壤环境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2年度沂水县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2022年,沂水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山东省、临沂市关于质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为建设市域副中心、打造质量发展新高地、建设秀美新沂水奠定坚实基础。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行政区划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沂蒙山腹地,因沂河过境而得名。东邻莒县,西与沂源、蒙阴交界,南与沂南毗连,北与安丘、临朐接壤,居沂河、沭河上游。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下辖沂城街道、龙家圈街道、许家湖、马站镇等18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20万人,是人口地域大县。
(二)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底,全县共发现矿产29种,占全市已发现矿产种类的62%,已查明资源量矿产2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14种,水气矿产1种。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钛、玄武岩、玻璃用砂岩等。受成矿地质条件制约,各类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铁、钛集中分布于杨庄镇、马站镇、诸葛镇;玄武岩集中分布在圈里乡、沙沟镇、诸葛镇;玻璃用砂岩分布于泉庄-崔家峪-院东头一带。截至2022年底,共有探矿权20个,勘查矿种6种,勘查面积54.8平方千米。其中,铁矿11个、钛(铁)矿1个、金矿5个、铅矿1个、铜矿1个、玻璃用砂岩1个;达到勘探阶段的3个,详查阶段的17个。采矿权21个(其中,大型12个,中型4个,小型5个),涉及矿产9种。沂水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2.水资源
沂水县水资源丰富,素有“百库千塘”之称,全县有水资源8.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742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12倍。其中山东省第一大河—沂河为过境最大河流,南北纵贯56公里,流域面积1437.7平方公里。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51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跋山水库为山东省第三大水库,总库容5.085亿立方米。
3.动植物资源
沂水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草本植物100多种,能构成植物群落的优势植物有30多种,其分布较有规律。山地阳坡多长有黄背草、南公英、结缕草、菱陵菜、鬼针草、鸡眼草、丝石竹等。山阴坡常见的有白羊草、地榆、苔草、地柏等。在河滩、河淤土中多有获草、加蓬、灰菜、猪毛菜等。黄土地块多见结缕草茅草、狗尾草。荒坡、路边则生有营草、野古草、向皮草等。木本植物主要有刺槐、松、杨、柳、榆、欺、树、杆柳、国槐、棉槐及桃、杏、梨、苹果、山楂、柿、板果、核桃、枣、香梅、花椒、葡萄等。尚有野生海木类葛藤、荆条、白腊等。水生植物主要是芦苇、蒲、藕、莲、浮萍等。野生中药材有500多种,主要有酸枣仁、桔梗、远志、丹参、玄参、元参、金银花、黄芩、柴胡、马兜铃等。
兽类常见的有野兔、黄鼠狼、獾、狐、狼等;鱼类有6目11科35种,以青、草、链、鲔、鲤、纺鱼为主;畜禽以牛、驴、骡、马、羊和兔、鸡、鸭、鹅为主。农业害虫天敌有2纲58科77种,主要为青蛙、瓢虫、步甲虫、草青岭、赤眼蜂、肿腿蜂等。
(三)经济发展情况
1.经济概况
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4.2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25.3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同比增长3.6%。
2022年沂水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2亿元、增长10.7%。其中,税收收入19.7亿元,增长7.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6.8%。
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比例由2021年的10.2:40:49.8调整为2022年的10:41.4:48.6,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
3.三大需求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2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2%。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销售中,销售额列前5位的分别为汽车类、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其他未列明商品类、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速分别为9.3%、25.6%、-4.3%、17.8%和14.7%。2022年末全县在营市场主体77452个,增长7%。其中,个体53679个,增长9%;企业 21624个,增长3.7%;农民专业合作社213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8个,消费需求逐步复苏。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总投资中,四新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50.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3%,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1%。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164.5亿元,同比增长16.4%;进口13.9亿元,同比增长9.7%;贸易顺差150.6亿元,扩大17%。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74.9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出口总额的45.5%。橡胶轮胎出口45.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出口总额的27.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出口总额的18.8%。主要进口商品中,农产品进口5.9亿元,同比下降8.3%,占进口总额的42.2%。钻石进口3.1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进口总额的22.3%。天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进口1.5亿元,同比下降45.3%,占进口总额的10.9%。机电产品进口0.2亿元,同比增长17.1%,占进口总额的1.7%。
4.新旧动能转换
规划建设高端食品、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服装、高端新材料四大产业集聚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5%。实施过亿元项目15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加速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玻纤产业,加快碳材料、钛材料、高分子材料开发利用,支持战新产业扩张规模。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集聚所有可用资源、一切可用力量,推动骨干企业延链条、扩产能、提质效、多贡献,再造工业发展新优势。
二、城市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质量
1.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沂水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7家,实现产值730.1亿元,同比增长15.8%。
2022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4.4亿元,较2021年增长3.6%,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48.6%,较2021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9.93亿元,增长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2.9%。服务业实现税收16.07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达42.2%。本年度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39家。
2.城市创新能力
2022年,沂水县强化企业研发投入激励,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浪潮(沂水)科创中心,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合作交流,推动成立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产业研究院,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以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以全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建设试点为抓手,坚持柔性引才、科学育才,因需储才、因才施策,加快建设“才智沂水”,力争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瞪羚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
2022年,全县授权专利118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80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8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16件,同比增长26.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38件,比上年末增加0.98件。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图5 沂水县2020-2022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质量技术基础
近年来,沂水县狠抓NQI一站式服务平台、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工作,2022年底建成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平台,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全国殡葬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共10项;成立“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建设“暖蜂驿站”,85家企业加盟“暖蜂爱心企业联盟”。二是加强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对辖区内23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双随机检查和专家检查,查办案件4起,罚没款15万元。三是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开展小微企业培训2次,培训人员120余人次;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0张;提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案例3个,三同企业8个,为服务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城市建设质量
1.城市品质
深化两城同建。投资87亿元实施5大类、60项城建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第三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构建“一河两岸、东西联动、深度融合”城市发展格局。加速城市更新。加快卷烟厂、马山官庄、龙家圈等安置区建设,继续实施公家疃、兵房岭等片区改造,启动十里堡、福美特家属院片区征收,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0个,打造幸福安居家园。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西城电网、暖气、燃气、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改造提升雨污分流管网81公里,新建公共停车场1处。推动绿化升级。坚持“拆城建绿、全域增绿”,规划建设金澜湾湿地公园、珠山岭森林公园、崇安公园,改造提升大沂河湿地公园,新建改造口袋公园25处,打造“沉浸式”绿化空间,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景、漫步进园。推动亮化提升。高质量推进“一河一街两游园”等14处城市节点亮化,点亮城市“颜值”,赋能夜间经济。做活“水”文章。以大、小沂河为重点,开展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生态水系,让城市因水而美,让市民享水而居。加强城市治理。深化网格化服务,开展深度保洁,整治背街小巷,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决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2.城市功能
实施沂邳线改建、克黄线改造、日凤线中修工程,争取日凤线改扩建纳入全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库,畅通干线主动脉。稳步推进沂河右岸滨河路工程,大修改造曹高路、东徐路、泉西路等县乡道路88.5公里,构建“3060”快速路网。做好京沪高铁辅助通道、董梁高速开工准备,加快临临高速建设,与长深高速、青兰高速形成贯通全境的“井”字形高速路网,打造省内重要交通枢纽。推进黄山铺铁路专用线项目,优化运输结构。启动黄山路新沂河大桥规划设计,新建改造泰山路、淮河路、富春江路等城区道路17条、20公里,让城市“血管”更通畅。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328.2公里,完成农村通户道路硬化面积20.84万平方米,完成率达96.58%。深入推进“照我回家”工程,安装路灯3.4万余盏,亮化道路1800余公里,让群众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3.居民生活质量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6元,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16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5元,增长6.7%。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全年民生支出63.3亿元,增支11.3亿元,增长2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
城市绿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充足的城市绿化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2022年,沂水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0.88%。
4.城市品牌影响力
全县建成2A级以上景区37处。其中,5A级1家、4A级5处、3A级16处、2A级15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镇7个。精品民宿24处,农家乐800余处,乡村休闲度假床位4000余张。
2022年,沂水县整合“红、绿、蓝、古”资源,实施旅游项目21个。共接待游客770.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6亿元。荣获“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五年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等荣誉称号,城市影响力不断提高。
图8 沂水县2020-2022年国内外游客人数
(三)公共服务质量
1.营商环境
推行重点项目“六个一”集成审批改革,打造“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服务品牌。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链条式集成”改革,助力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一窗、一人、一次办”。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开展国家政务数据直达基层试点,推动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健全园区项目进入退出机制,提高入园门槛,严把项目质量。深化亩产效益评价,坚决清退低质低效企业。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动七星柠檬创业板上市、锐巴新材料主板上市、天舜环保新三板挂牌,全年新增贷款60亿元以上。
2.文化建设
建设图书馆西城分馆,全县有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博物馆1处,均免费向市民开放;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有馆藏纸质图书33.71万册,电子图书11.8万册,报纸期刊1916册,累计办理读者卡4万张,全年接待读者23.8万人次,流通图书26.8万册次;县内文物5.5万余件(套),其中,博物馆馆藏文物50458件(套);全县设有18个综合文化站,387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并颁发首届“沂河文艺奖”,创作红色舞台剧《红石崮》,获评全省优秀展演剧目;创作舞台剧《纪王崮》,申报市级以上12个。建成“山东手造”展销中心,开展公益演出834场,放映电影1.5万场。高标准筹建省运会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和训练场地、运动员康养休闲基地。举办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50场次,配备更新116个村居体育健身器材,推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
3.社会保障
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稳定就业岗位4.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9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00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890个,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8200万元、稳岗补贴1.8亿元,荣获全省创业型城市称号。全县实现医保工作站点村居全覆盖,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5%以上。发放救助金及各类补贴3.6亿元,打响了“沂家亲”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
4.医疗健康
坚持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加快西城综合医院康养中心、县中医院建设,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26家,其中综合医院8个(三级甲等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一体化村卫生室562处;设有医疗卫生床位7733张,配备卫生技术人员745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职业助理医师2787人,注册护士3258人。全县共与12.4万65岁以上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占65岁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的75%。严格落实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130元,为签约的居家老人提供“五保障四优先”服务。为老年人免费查体10.4万人次,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47.6%,创建精品国医堂6家,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处、农村“暖心食堂”23处,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6.4%。常态化开展寸草心志愿服务行动,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案例。
5.教育
探索建立“家校社网”四位一体、启智润心并重、各级各部门共建的全过程、全领域、全环境协同育人新体系,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在教育投入增长10%的基础上,设立3000万元教育预备金,统筹提升办学水平。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3处,投资8.9亿元,目前已完成沂蒙中学改造项目,改造完成校舍面积4000平方米、新增初中学位数1800个;新建、改扩建5处标准化幼儿园,投资7562万元,新增建筑面积28672平方米、学位1710个。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5%,公办率55.9%,普及普惠率94.5%,均高于省、市要求标准。全县现有12所A类“智慧校园”,27所B类“智慧校园”。教体水平不断提高。
图9 2022年沂水县中小学师生比
图10 2022年沂水县生均教育经费
6.社会安全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均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人,同比下降9%、27%,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全市四个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分别取得两次第1名、两次第2名的成绩。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四)重点产品质量
1.农产品
2022年,省级监督抽检30批次,合格率100%。粮食总产超过30万吨,新增现代农业园区18处、农业合作社68家、家庭农场197家,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培育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11处,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成功争创全省现代农业十强县,获得奖励资金1亿元,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成绩第一。许家湖镇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沂城街道、泉庄镇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诸葛镇入选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动信用成“金”,赋能乡村振兴。拓展农村集体股权权能,累计发放股权质押贷款5.6亿元,全省县域第一。
2.食品
生产环节,大力推行食品企业“3标+”管理模式,打造示范企业27家,实现全县540家获证食品企业“3标+”管理全覆盖。推广使用“山东食链”系统,帮助企业完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目前全县获证食品企业“山东食链”系统激活完成率100%,入链率100%。流通环节,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共设立快检室150余个,全部接入市局快检平台;市场快检4.3646万批次,全年快检22.0862万批次;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共立案39起,没收违法所得0.38万元,罚没款32.76万元。其中,农业部门查处相关违法案件8起,罚没款1.69万元。餐饮服务环节,打造餐饮聚集区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建设示范街一条,完成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示范店建设1300多家;深入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406家学校食堂、4家养老机构食堂完成,一老一少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扎实推动智慧餐饮平台应用,完成餐饮单位、食堂激活1997家,激活率100%,学校食堂上链率100%;持续开展网络订餐整治活动,开展网络订餐前十后十检查3次,检查入网餐饮单位120家。承担举办全市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规范提升暨食品生产企业三标行动现场推进会;在全省餐饮服务清洁厨房现场推进会暨风险会商会上,沂水经验被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抽检和特殊食品监管环节,共完成县级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任务3118批次,发现问题120批次,问题发现率3.85%;完成省级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任务127批次,合格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深入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共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100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2300余人次,发现问题42个,整改问题42个。开展特殊食品“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共计检查特殊食品经营主体120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发现问题85个,整改问题85个。
3.药品
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沂械安”注册使用和医疗器械清单化管理,形成网格化管理。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对美容店、理发店等重点场所和母婴用品、儿童化妆品等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检查。累计检查药品企业444家、新冠疫苗接种单位203家,办理药品大案要案9起,零售药店及药品使用单位检查覆盖率已达到100%,监管系统录入率100%;检查化妆品网络销售单位12家、线下生产经营单位580余家,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870家次,移交医疗器械大案要案线索2起。
4.工业产品
加大对成品油、儿童用品、商品煤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对全县加油站抽样检验100%全覆盖,抽取样品505个,合格率达99.6%。
5.特种设备
截止2022年底,全县共注册登记各类特种设备12680台。其中,锅炉256台,压力容器6940台,起重机械983台,电梯3546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941台,客运索道1条,大型游乐设施13台此外,登记液化石油气瓶185642只,车用气瓶12779只,工业气瓶30236只,压力管道6262条。2022年开展气瓶充装安全、电梯质量安全“2022梯安行动”和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企业800余家,发现一般隐患1000余项,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5份,停业整顿5家,立案处罚特种设备单位38家,罚款130万元。
(五)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
沂水县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全面推行建筑市政工程质量承诺制,加强重要部位、重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鼓励推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全省试点开展建筑业改革发展政府购买第三方辅助质量检查活动,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有序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各项保障工作,全县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各方责任主体安全质量意识显著增强。新增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项,实现沂水县“鲁班奖”零的突破;新增省优质结构工程1项;新增市优质结构工程8项,数量居全市第一。
2.交通工程
沂水县全面落实交通工程建设质量责任,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2022年,提升改造“四好农村路”328.2公里。完成农村通户道路硬化面积20.84万平方米,全县行政村通户道路整体硬化完成率达96.58%。亮化道路1800余公里,安装路灯3.4万余盏,其中重点道路安装路灯6639盏,各乡镇安装路灯2.8万余盏。全面加强县道养护,修补路面坑槽8000平方米,修复挡土墙等设施600余立方米,修剪绿化树100公里,新栽植绿化苗木15公里。对路面宽度、路面厚度、沥青路面摩擦系数、渗水系数、构造深度,路灯安装的稳固、间距、照度,养护工程的修复率、苗木成活率等工程进行实体检测,建设项目质量检测评分值为92.1分,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六)生态环境质量
1.空气质量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5,同比改善5.6%,综合指数和改善率均为全市九县第5;优良天数293天,全市第一,同比增加27天,优良率达到80.3%,比去年增加7.4个百分点。
2.水环境质量
2022年,深化河湖长制,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县1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为4.63,同比改善10.62%,质量指数和改善率均为全市第2。实施沂河、沭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启动沙沟水库增容、辛子山水库建设,加快筹备跋山水库增容提质项目,全域打造“幸福河湖”,获评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3.土壤环境质量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任务,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县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100%,未发现再开发利用地块出现污染状况。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质量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质量在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地位需进一步加强,质量发展理念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沂水县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奖励数量、创新平台建设与其他先进县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三是质量基础建设有待强化。尚未建立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共建质量技术基础的机制,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技术支撑体系仍需完善。四是品牌高端化发展有待深入推进。现有“好品山东”企业2家,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0家,尚未实现省级及以上政府质量奖零的突破。
措施和建议:一是强化质量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党委政府对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强县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基础建设,定期分析研究质量工作形势,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质量强县工作向纵深发展;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确保促进本地区重点产业和企业质量提升相关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课题研究、质量攻关、质量创新、品牌创建等质量专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二是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引导企业、技术机构、科研院所等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有效整合区域内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科创平台作用,鼓励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质量安全提升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科研试验基地和区域性科技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质量管理等资源要素,打破壁垒隔阂,加大业务协同力度,强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基础支撑;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标准的有效供给和标准化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有效支撑全县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在整体规划、资金保障、激励政策等方面,加大政府引导、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四是进一步推动品牌高端化发展。强化品牌规划,在整体规划、资金保障、激励政策、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政府引导、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开展高端品牌培育,建立县级品牌培育库,分层次推进梯次培育,对入库企业进行培育孵化,引导品牌做大做强;引导激励企业积极采用科学质量管理工具、模式、方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深厚底蕴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