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登录 | 注册

2017年沂水县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分析报告

索  引  号: 11-09-2017-000263 主  题  词: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发布机构: 沂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17-11-09
浏览次数: 有  效  性: 成文日期: 2017-11-09
标       题: 2017年沂水县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沂水县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分析报告

 

沂水县是食品大县,曾被美誉为“中国食品城”,食品生产加工业一直是全县的优势行业和支柱产业之一,确保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群众身心健康意义重大。201510月“猴头菇饼干”问题发生后,县食药监局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转变思路,结合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活动,先后采取了“指导企业建设净化车间、违法行为顶格处罚、高风险企业重点监管”等一系列严管重罚的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县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提升。

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基本概况

 ()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分布集中。从企业数量来看,沂水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获证企业320家,食品生产许可证519张;食品添加剂获证生产企业9家,生产许可证9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459。从企业分布区域来看,不均衡态势明显,主要集中在沂城街道、龙家圈镇、许家湖镇3个乡镇,占沂水县食品企业总数的93.75%

()产品品种门类齐全,区域性产品过于集中全县食品企业涉及饼干、糖果、糕点、调味品、饮料、乳制品及食品添加剂等28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从获证企业类型上来看,饼干、糖果、糕点等三大类食品生产企业较多,分别占总数的18.9%18.9%16.3%,其中,“沂水饼干”在2014年被山东省食安委评为“特色食品”。 数量较多的饼干、糖果、糕点成为区域性产品,且过于集中,总数超过全县的50%,成为我县食品产业最大的潜在风险,一旦某一产品出现区域性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全县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

(三)骨干企业数量少、实力较强,小微食品企业较多。全县骨干食品企业仅有十余家,但综合实力普遍较强,其中鲁洲、大地玉米、青援等3家公司的淀粉糖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40%,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沂水县也因此被评为“优质淀粉糖生产基地”;隆科特的酶制剂产品在全国销售量位居前列,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5%2016年,隆科特、鲁洲、青援、大地玉米、马奇等5家食品企业进入“全县企业纳税50强”行列。其余多数企业都属于小微企业,呈现工艺简单、产品档次低、生产条件不高、质量风险大、从业人员少、季节性经营等特点。

(四)多数企业生产条件逐渐改善,产品合格率稳中有升。自2016年推行“净化车间”以来,270余家企业的300多个车间完成改造升级,达到或基本达到净化车间水平,约占获证企业总数的86%2017年,抽检801个批次,批次合格率97.87%,主要集中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者超限量等方面,未出现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产品。

二、食品生产企业规范提升的主要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规范提升和全面整治,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违法行为得到严厉查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6年,我局共查办食品生产类案件81起,取缔黑窝点7处,移交公安案件2起;2017年共查办食品生产类案件66起,取缔黑窝点3处。两年来,全县未发生严重食品安全事件,未出现严重网络舆情,工作成效显著。

(一)全面落实“净化车间”要求,促进食品企业提质增量。为彻底改变企业生产条件脏乱差的局面,2016年初,县食药监局提出“净化车间”的思路,指导新上及换证企业建设高标准的净化车间,严格做到“三化”。一是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有关要求对厂房布局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在符合生产工艺的同时,确保绝对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二是车间硬件设施“纯净化”,企业车间的隔离设施采用净化板,墙体使用便于清洗的墙面瓷砖,成品冷却区、内包装等高洁净生产区域做空气净化处理。三是车间进出及通风设施“过滤化”,改变原来门窗大开、尘土蚊蝇随意进出的通风方式,设置车间专用进出风设施,并对空气进出口进行过滤净化,如鼎邦、青援等婴幼儿食品生产车间内气压为正压,车间完全为净化空气。另外,厂房入口安装感应式风幕设备,一旦门开,即有较大风力的风向外吹,阻止尘土及蚊蝇进入;车间入口安装风淋设施,工人在洗手更衣后,再次对工人全身除尘、杀菌后进入食品加工操作间。

(二)首创“红、蓝、绿”三色风险监管,促进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为有效利用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2015年底开始,县食药监局结合全县食品企业现状,探索并首创了食品企业“红、蓝、绿”三色监管模式,走在全省分级分类监管之前。根据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投诉举报等情况,给企业打分,并根据标准评定级别,把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划分为红、蓝、绿三级,其中红色为高风险等级,蓝色为中风险等级,绿色为低风险等级,不同级别确定不同检查频次,每年一次、每半年一次或者每季度一次。截止2016年底,食品企业分级分类评定工作已全面完成,其中绿色监管等级企业约占15%,红色监管等级企业约占25%,蓝色监管等级企业约占60%。“红、蓝、绿”三色监管模式不仅提高了执法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提高了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的主动性。

(三)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引导企业逐步提高质量管理意识。质量授权人即质量负责人,负责落实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对企业质量负有全权责任。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要求企业任命并公开质量授权人,县食药局组织其岗前培训考试,合格上岗后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带动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2016年,改变往年食品企业法律法规培训召开大型培训会的形式,变大培训为小座谈会和专题培训会,共开展各类座谈会12次,企业现场观摩会2次,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会5次,培训考核合格率在91%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意识逐步提高。

(四)产品合格率稳中有升,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在抽检工作中实行“三随机一公开”的抽检模式,即随机指定抽检人员、随机选择抽检企业、随机选择抽检食品种类,对食品生产企业抽检达到全覆盖。2017年,县级监督抽检共801个批次,不合格17个批次,合格784个批次,合格率97.78%,比2016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三、食品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全县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通用的ISO22000HACCP等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较少,仅有鲁洲、青援、马奇、鼎邦等17家企业,占全县食品企业总数的5.9%。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的有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时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在获得生产许可证后不再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甚至有的束之高阁。大部分企业对质量管理的作用还缺乏长远的认识,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往往一人兼数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的持续保证能力不强,许多制度和工作往往应付检查,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二)企业品牌与标准化建设基础薄弱在全县食品企业中,曾获山东名牌的企业仅有大仓、青援、蒙山龙雾茶业3家企业;曾参加过国家级及以上标准制定或修订活动的企业仅有鲁洲、隆科特2家企业;曾获市长质量奖或提名奖的企业仅有鲁洲、泓达生物、隆科特3家企业。沂水县企业数量众多,大型企业少,标准化建设滞后,更缺少知名品牌,已有的品牌竞争力也减弱。如青援食品是沂水的老牌企业,曾带动了沂水食品产业的发展,但是近几年也发展迟缓,缺少高档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2016年有6批次婴幼儿饼干产品经国家风险监测安全指标出现不合格,相对其他产品,婴幼儿产品属于特殊膳食,应该走高端路线,却频频出现问题。

(三)企业研发新产品、高档产品的能力较差。一个企业的研发能力代表了企业的档次,企业只有在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有较高市场竞争力,但我县大部分企业研发能力较差,更是缺少高档产品。近几年,只有青援和鼎邦研发高档产品,新上婴幼儿饼干生产线,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相比青援食品,鼎邦食品算是后起之秀,其生产车间能达到GMP药用车间的净化水平,产品相对档次较高,婴幼儿饼干未出现过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情况,鼎福牌桃酥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另外,大部分小微企业根本谈不上新产品研发,没有创新,甚至存在模仿的问题,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主要销往西北等偏远地区,绝大部分产品不能进入大型商场超市,价格较低,相对利润也不高。

四、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抓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一是建议在企业中逐步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争取通过ISO22000HACCP等国际上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可开发追溯管理软件系统,实现对企业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加工过程控制、产品包装、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出厂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电子化监管,使可追溯管理走上了电子化的监管道路。通过软件管理,可以随时了解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的状态,使产品全过程保持在受控状态,有效加强不合格产品的风险防控。

(二)抓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企业生存和做大做强的命脉,围绕品牌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品牌的含金量,瞄准高端市场,企业才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我县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大品牌,比如“统一”、“旺旺”等,势必会带动整个食品产业的发展。一是发扬老品牌,如青援、大仓等老品牌近几年发展迟缓,缺少创新与研发,缺少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建议加大食品生产领域的产品研发,可以与高端技术服务机构或者高端品牌合作,成立品牌孵化器,带动老品牌的提升。二是引进新品牌,通过招商引资或技术合作引进知名品牌,并给于一定的政策扶持,大品牌的落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全县食品生产的档次。

(三)抓远程监管建设,提升企业责任感。为做好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工作,县食药监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但面广、量大,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差和生产条件保持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监管任务繁重与执法力量不足相矛盾的问题突出。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监管的电子信息化,在企业的原材料库、配料室、生产车间、化验室、成品库等关键环节安装监控设施,总控制室设在食药监局,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远程监控监管的实施,既能保证全天候监督,也是给企业的一种压力,监督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提升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自觉性,提高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四)抓标准化建设,提升小微企业规范化生产的保障水平。我县企业多数是小微企业,管理能力、产品控制能力相对较差,人员素质较低。建议针对小微企业开展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建设,原料供应公司化、生产过程程序化、生产条件标准化等等,可以成立小微企业协会,设立标准联盟,对各个生产过程的要求模式化,要求协会成员遵从标准联盟要求;也可以引进统一的原料供应商、第三方监督机构等,对企业所使用的原料统一供应、统一把关,并有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评价监督;对已建立的大型食品工业园区,原料统一配货,物流配套服务,建设统一的食品检验室,对园区所有企业产品的出厂检验把关。小微企业,在规模上“小微”,在规范生产上“标准化”,达到“精”,从而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

(五)抓小作坊区域化建设,提升小作坊产品控制能力。小作坊产品主要为馒头、煎饼、大饼、酱卤肉、豆制品等传统食品,销售范围主要在本县销售,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量较大。但是,目前小作坊多为散户生产,生产条件较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较差。建议小作坊区域化管理,可以依托文城市场建设小作坊园区,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生产模式、统一门店经营、统一出厂检验,从而提高小作坊质量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            

 

                           2017.11.6

关闭窗口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客户端
爱山东
爱山东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新媒体矩阵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