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 | yishuixfzhggj2251566/2025-0000007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 发布日期: | 2025-02-18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
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2024年,沂水县发改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谋经济发展之“策”,聚项目建设之“力”,拓动能转换之“路”,提民生服务之“效”,在全省连续五年争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入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在全市率先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市前列。
一、谋篇布局更加精准。抓紧抓实重大规划、年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起草基本思路,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项目94个。落实落细省政府政策清单,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全年高位调度经济运行20余次,及时研判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九县排头兵”的位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项目支撑更加稳固。坚持“项目为王”,细化重点项目线索、签约、落地、开工“四库联动、动态递补”机制,构建项目“招、建、投”梯次推进格局,目前“四库”项目达到260个,总投资1639.4亿元。开展重点工业项目“畅行审批·高效开工”行动,推行县级领导包保、问题闭环化解等举措,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17个,其中省市实施类重点项目22个,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精准发力、不遗余力,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项目18个、资金4.08亿元,获批地方政府债券项目24个、债券额度36.41亿元。
三、动能转换更有力度。稳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麒祥新材料、七星柠檬入选省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新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沂水机床厂被评为全市人才引领型企业。加快壮大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战新产业,实现产值173.36亿元,占全县比重达到2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3+1+N”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14家,大众劳务入选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预计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四、城乡融合更有质感。紧抓县城城镇化建设试点机遇,深化完善“产城人”一体发展模式,文旅融合推进城镇化经验做法被省发改委发文推广。有序推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五项试点任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开展突破镇域行动,构建“1+2+3”(一个方案、两张清单、三项措施)推进机制,出台支持边缘薄弱镇发展政策,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均超过3000万元,许家湖镇再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500位)。
五、服务市场更显担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程领域招投标专项整治,开展市场准入隐形壁垒排查整治,保障市场主体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实施信用修复短信提醒服务,联合县纪委监委、营转办和各处罚机关开展“信用助企、上门服务”活动,累计完成信用修复322条。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融资需求,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
六、保障民生更显作为。切实抓好粮食安全保障,完成1.4万吨政策性储备小麦轮换工作,确保2.8万吨地方政策性储备粮和300吨储备油足额到位。稳妥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年内新开工人防工程6个、2.79万平方米,完成结建人防工程18个、6.93万平方米。认真开展价格管理和价格认证工作,定期开展居民生活消费品(食)品零售价格监测,保障市场价格稳定,完成价格认定事项161件,认定总金额705.63万元。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沂水县发改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经济会议精神,围绕七县战略、六大工程、七项行动和六篇融合文章,全力抓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为建设高质量百强县贡献新的力量。
一、全力推动经济向好。一是强化规划计划引领。抓好2025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分解落实全年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基本思路基础上,谋划“十五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起草形成“十五五”规划《纲要》框架和草案。二是强化经济分析调度。密切关注GDP核算指标,紧盯投资、工业、消费、财税、外贸、金融等重点领域,定期分析、加强研判,找准问题症结,明确对策举措,提高经济调控的时效性和精准度,保障全县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三是强化政策落实落地。全力承接“一揽子”增量政策,抓好省政府政策清单的贯彻落实,适时开展政策解读和“送政策上门”活动,确保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强谋划。抢抓国家全方位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聚焦“补短板、增后劲”,围绕“两重”“两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早谋深谋实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确保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20个以上,争取省市重点项目20个以上。二是快推进。更大力度推行全过程服务、全要素对接,发挥领导包保、专班服务、驻点督导等推进机制合力,加快高端食品智能化产业园、通益橡胶高性能轮胎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压茬推进、接续发力的强劲发展态势。三是重争取。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领域,强化各行业主管部门谋划储备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前期进度,最大程度争取资金落实。
三、全力培育主导产业。一是做强现代服务业。凝聚抓“大服务业”合力,深挖服务业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合理布局康养服务产业,规划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新型电商产业园等园区发展平台,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年内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70家以上,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0亿元以上。二是壮大战新产业。围绕新材料、生物化工等产业,加快推进钛全产业链一体化、麒祥高性能纳米新材料(北方)基地等引领性项目,紧盯氢能源、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规划建设新质产业园,积极进行前瞻性探索布局,开辟县域产业发展新赛道。三是深化科创赋能。指导七星柠檬、麒祥新材料、凯益自动化、华宝颜料等企业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上实现突破,跟踪服务人才项目、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和伯乐型企业家。
四、全力推进试点示范。一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全面落实试点任务,清单化管理、责任化推进,提前谋划好第二批支持事项,做好差异化评价工作,全力争创第六次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二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开展试点总结验收筹备,梳理总结一批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三是城镇化试点。统筹推进县城城镇化和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深化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县城载体,带动城镇乡村发展,稳步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做好富民、强村、壮镇融合文章,推动“一镇一业”发展,加快道托镇、夏蔚镇、泉庄镇等边缘薄弱镇跨越发展,做强许家湖镇、诸葛镇、院东头镇等特色镇。
五、全力抓好双碳引领。一是落实能耗双控。把好项目能耗准入关口,对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独立节能审查,优先保障优质项目用能需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能源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推动电力、热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确保完成节能约束性目标任务。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驭风行动,实施唐王山风电场改造升级、大地玉米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三是推动绿色转型。以沂水县独立储能电站(二期)示范项目为引领,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公共充电桩、储能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场景。
六、全力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抓好粮食安全。完成1.4万吨县级储备小麦等量轮换。提高粮食信息化监管水平,实现绿色仓储全覆盖。推进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二是抓好价格工作。围绕蒸汽、水、暖气等企业、居民关注的重点领域,开展定调价和成本监审,按时完成各项物价监测任务,保障物价稳定。三是抓好信用建设。不断加大城市信用监测,强化各类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继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逐步扩大分级分类监管范围,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持续有序开展信用信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