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登录 | 注册

关于沂水县二〇一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〇一四年计划的报告

索  引  号: yishuixfzhggj2251566/2021-0000135 主  题  词: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发布机构: 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期: 2014-02-12
浏览次数: 有  效  性: 成文日期: 2014-02-12
标       题: 关于沂水县二〇一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〇一四年计划的报告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逆势而上,锐意进取,自造优势,全力赶超,紧紧围绕翻两番、创强县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强化选商选资力度,全面推进富民、壮镇、强县四个沂水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年初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9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6:46.9:42.5;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8亿元,直比增长3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3亿元,增长20.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50元,分别增长13.5%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5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92.2亿元和290.6亿元,分别增长19.7%29.7%GDP能耗下降到0.808吨标准煤。

(一)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围绕建设国家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按照农业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投入保障,不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化流转土地共3.56万亩;新发展连片30亩以上精品果园2.85万亩;新发展泉庄镇现代农业旅游园区、沂城街道万亩黄烟园区、杨庄镇临瑞园林、新时代果品园区等县级重点农业园区14个,全县精品农业园区达到30个,其中红旗山万亩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成功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和2A级旅游景区;完成造林面积5.7万亩,新发展苗木花卉1.2万亩、林下经济1.1万亩,实施造林彩化工程7650亩;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6万亩;全县生猪存栏74.3万头、出栏116.4万头;发展烤烟5.95万亩、收购烟叶16.9万担。

二)工业经济持续壮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以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为目标,突出产业链、价值链、财税链三链延伸,坚持招大引强选优战略,深入开展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50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336.7亿元,到位资金68亿元,其中,投资过80亿元项目1个,过20亿元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7个。特别是投资80亿元的永丰轮胎项目,成为全县乃至全市较大单体投资项目之一,实现了大项目引进的重大突破。积极开展高点对标赶超活动加快推进骨干企业培植,将发展前景好的37户企业纳入全县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其中16户骨干企业被纳入全市骨干企业培植计划。2013年全县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21户,其中税收过亿元的企业3户;46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9亿元,利税9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22.8%

(三)服务业蓬勃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围绕构建城区、园区、企业和项目“四大载体”,以推进旅游文化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了工农商文旅的有机融合。全年共实现服务业税收10.46亿元,增长27.35%,占全部税收的43.28%。旅游业持续繁荣,全域旅游升温发酵,顺利通过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建设验收,全年共接待游客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9亿元;商贸业稳步增长,随着万隆财富广场、雪山风情街及长安国际等大型商业中心的建设推进,为商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动力,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发展到241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5亿元,增长13.7%;物流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新发展现代物流企业15家,新增货运车辆715台,实现物流业税收7516.4万元,增长240.3%;金融业不断创新,新设立汇博、中汇、富众等民间融资服务公司3家,各类金融机构达到54家,新培育众力液压、宝隆生物、明富食品等股权挂牌企业3家。

(四)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按照保重点、保亮点、保民生、保配套的要求,先后组织实施县城中心区、城镇综合整治、道路绿化、片区开发、公用设施配套、小城镇建设等6大类、86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2亿元;修建道路13条、16公里;完成沿小沂河污水管道改造等10项、总长17.1公里的污水管网新建、改建工程;新铺设供水主管道8000余米;铺设乡镇天然气管网61.3公里;对《沂水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城市北上、工业南下、跨河发展、两翼生态的城市布局和打造沂蒙北部中心城市的定位基本明确;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泉庄镇和马站镇关顶村成功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马站镇成功申报省级示范镇;以沿河沿线旧村居改造提升为重点,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13年共筹集资金3.2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大力实施社区四项工程,在建和已建的52个农村社区中,有16个社区完成四项工程建设。

(五)“两型社会”社会建设卓有成效,生态文明深入推进。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创建友好型生态环境。2013年共实施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11个,培植了清沂山石化、天鑫矿业等7户县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0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7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73%14户重点用能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5.7万吨标准煤;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扎实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活动,保障了生态宜居空间,全县国家级生态乡镇达到10个,进一步巩固了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

 (六)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1.2%;全年共争取发改系统无偿资金1.2亿元,其中改善民生资金9854万元,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突出抓好了校舍改造、医院提升、安居工程等惠民便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了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93.23万人,占全县应参合人口数的99.68%;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城乡低保发放资金10637万元,医疗救助资金740万元,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不断拓展,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社会福利中心已于10月底投入使用,该中心集中心敬老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城市三无人员福利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等五大服务设施于一体,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床位800个;新增城镇就业155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2%以内;认真抓好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合法生育率达到95%;服务型政府建设、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科技创新、妇女儿童、广播电视、国防动员、拥军优属、司法检察、社会治安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平稳、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一年。这些辉煌业绩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节能减排的压力还比较大,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强化社会保障、改善社会管理的任务依然繁重,在发展和改革中深层次的矛盾还需要认真研判,进一步解决。

二、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情况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首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面对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定“翻两番、创强县”目标不动摇,继续坚持“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按照“链切先进、定准方向、正向发力、全面赶超”要求,进一步增强对宏观政策环境的顺应能力,对各项工作的统筹推进能力,对科学转调的落实执行能力,对关键制约环节的创新突破能力,加快“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建设,在争创强县、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主要预期指标初步确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3.9%24%,新型城镇化率达到54.5%,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9.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任务目标。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为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夯实发展基础。一是以提升园区水平推动农业增效。按照重点推动、产业联动、项目带动、同步互动、政策驱动原则,着力打造沂河两岸城区段、峙密河流域、马连河流域等三河流域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区;积极促进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农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农村社区与现代农业园区同步发展,积极落实农业产业园区招商、财政惠农资金、地域品牌推介等优惠政策,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2014年,计划新发展县级精品现代农业园区10处以上,改造提升原有园区20处,力争打造2处以上3A级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5处以上2A级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二是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农村经济(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合作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机制,建立完善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超市连锁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化体系;加大品牌整合和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和提升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绿色沂品区域农产品品牌形象,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4年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2元、增长17.1%三是以深化产权改革加快农村发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土地规模化流转质量;建立健全现代农村产权体系,全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法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等三权进行确权颁证;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融资服务平台两项政策,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全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强化发展支撑。一是以深化招商选资推动现代产业集聚。以培育“4+4”现代产业集群为抓手,转变招商观念,转调招商路径,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完善招商机制,再掀新一轮产业招商高潮。重点引进一批有助于加速行业和产业集聚的战略性项目,引进一批对经济内涵式增长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项目,推进产业经济集群式发展。2014年力争引进过10亿元的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矿产加工、高端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配套产业的引领项目和龙头核心项目各1个。二是以培育骨干企业促进工业主导产业壮大。深入实施 “1531”骨干企业培植计划,推进改造提升、技术突破、招商选资、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五大工程,突破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淘汰关停、资源整合四大环节,落实领导力量、生产要素、优惠政策三个倾斜,促使企业生产上规模、技术上台阶、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激励领先企业占领高端,推动优势企业迈向高端,形成大企业领军、群体式崛起的发展格局;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份额,鼓励企业积极建设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高地。2014年力争培植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17户,其中,过50亿元1户,过30亿元3户,过20亿元3户。三是以资源整合提升加快服务业升级。加快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推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及旅游产业与城建、农业、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现有旅游产品提升,扎实推进乡村旅游,积极引进主题公园项目,培育新的增长极;2014年计划新发展23A级以上景区,实现接待游客8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亿元。加快商贸业转型升级,以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为契机,推动实体商贸向电子商贸转变;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引导零散商家向商贸中心和专业市场聚集;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2014年计划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增长16%。加快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落实枢纽沂水、物流八方发展战略,建立工农商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机制,整合物流资源,加快物流园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引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提升物流企业整体水平,打造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重要节点和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014年计划实现物流产业增加值43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加快房地产业(城市综合体)转型升级,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开发类型,高标准抓好城市综合体开发,不断完善文化、商务、生态等配套功能,推动城市由居住型向文化型、商务型和旅游型方向发展。

(三)加大载体平台建设力度,推进集聚区发展。一是以园区扩容升级推动经济提速。扎实做好经济开发区核心园区扩区规划工作,拉大园区框架,提升园区承载力,以众力液压、歌尔声学、鲁洲化工、永丰轮胎等重点企业为依托,推动园区主导产业升级膨胀;以打造丙烯、碳四、芳烃、精细化工四大产业链条为重点,推动庐山化工园区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快龙泉化工园区和钛铁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为实现四个千亿级园区目标奠定基础。二是以完善项目管理提升园区水平。在做好产业招商的同时,严格项目评审机制,突出入园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强度、亩均贡献、回报周期、产品附加值和税收结构、科技含量、产品关联度、生态环保等八大要素,精选落地项目;落实项目清退机制,对园区内财政贡献度低、容积率低的不良项目及时清理清退,腾笼换鸟;优化项目服务机制,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为落户项目提供零距离、零缝隙、零缺陷和细微化服务,打造政府服务名牌。三是以加快要素聚集完善功能配套。深化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均衡利益分配,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园区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创新融资体制,积极探索资源转化为资产、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资金再投入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源有偿、资产盘活、资本升值、沉淀资金流动,为园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建设人才创业基地,实现人才带项目产业聚人才的双向互动,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品质。一是以精美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围绕九五体系、山区水城发展定位和城市北上、工业南下,跨河发展、两翼生态总体布局,充分发挥规划创意、极品高端、旅游文化引领作用,加快月澜湾、金澜湾两个城市核心区的规划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由东皋时代龙湾时代迈进;加快实施城市地标、龙湾新区、环岛水系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质;按照全域旅游、全景沂水要求,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为抓手,加强城市旅游要素建设,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人文景观,努力建设美丽新沂水。2014年计划实施旧城改造开发工程6个,其中翰林华府西片区、山水文园东片区、华琪服装厂周边片区、许家湖镇原政府驻地片区、美华服装厂周边片区等国有土地改建项目5个,拟征收房屋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房屋面积约4.5万平方米,涉及住户400余户。二是以人本思想推进村镇建设。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行小城镇建设十个一工程,逐步完善各类服务设施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小城镇载体功能,逐步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建成区集中,推动驻地不断扩容增量;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放大奖补资金、土地运作等政策效应,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品质;加快两区同建步伐,促进产城融合,2014年启动、完善5个以上两区同建社区,推动农村集中居住和农村经济集约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两个转变。三是以创新思维强化城镇管理。深化六个一城市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推动绿墙工程、庭院绿化、亮化美化、市容环卫、交通秩序、督查考核等六条工作线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逐步形成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的城乡环卫管理一条龙模式,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全覆盖”;积极开展城市数字化管理,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设置数字化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完成无线数字化城管的基础性开发和应用,努力打造智慧型城管、建设智慧型城市。

(五)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家园。一是建设集约节约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对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管控,对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对生活用地空间进行资源整合,用好增减挂政策,加快旧城、旧村改造,完善居住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适度宜居;对生态空间进行保护修复,将基本农田保护与生态功能区建设相结合,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水平,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重点,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保障供水能力,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实施重点流域整治工程,加强沂河、沭河、胜利河、清源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三是建设天朗气清的大气生态系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有害气体排放,实施重点行业废气治理再提高工程;加强城市建筑扬尘、道路扬尘防治,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完成空气自动检测站升级,增加监测项目PM2.5、气象五参数等,全面优化空气质量。四是建设功能完备的“林生态系统”。突出荒山绿化、水系路域造林、城市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建设沿路、沿河、沿水库、城郊和山岭等五大城市森林系统。五是建设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完善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强健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2014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限高、扩中、提低”方针,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二是筑牢民生之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计划168处中小学、教学点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学校布局,提升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到2014年底,基本实现教育机会均衡、办学条件均衡、师资队伍均衡和教育质量均衡。三是完善民生之盾。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计划新建敬老院1处、改造提升4处、新建老年公寓1处、日间照料中心8处、农村幸福院63处;推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新农合参合比例实现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推进保障性住房工程,年内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100套,公共租赁住房302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820。继续抓好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科技创新、妇女儿童、广播电视、国防动员、拥军优属、司法检察、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各项工作。

  2014211

 

 

关闭窗口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客户端
爱山东
爱山东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新媒体矩阵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