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原田同志在沂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 02-06-2017-000021 | 主 题 词: | 政务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13-02-26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 成文日期: | 2013-02-26 | |
标 题: | 杨原田同志在沂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
杨原田同志在沂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全县各级积极应对多重困难挑战,攻坚克难,奋力开拓,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是创新突破,激情跨越,转调赶超的一年;是社会和谐,环境友善,熔铸品牌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翻两番创强县”目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全力建设“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圆满完成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新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烤烟生产抗灾救灾先进县、全省县域旅游十强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称号,千年古县、省级生态县通过专家验收;“富民、壮镇、强县”和“飞地经济”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两次县域经济现场观摩点评、群众安全感调查和九县社情民意满意度测评,我县连获四个第一。
——围绕创新转调,加快跨越赶超,经济发展逆势攀升。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17%和20.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48.6:4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增长23.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29.3%,税收占比达到84.3%。乡镇(街道)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1.4亿元,16个过2000万元,其中沂城街道、许家湖、龙家圈、杨庄、诸葛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00元,分别增长15.2%和16.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4亿元、贷款余额222亿元,分别增长19%和32.1%。实现进出口总额4.68亿美元,增长10%。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围绕优势集聚,加快再造提升,工业经济质效双增。大项目引进实现重大突破,全年引进项目42个,其中过50亿元2个、过20亿元2个、过10亿元3个,到位资金3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64万美元。实施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28个,总投资117亿元,其中过亿元21个。项目建设再创“第一速度”,道一石化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中怡三氯蔗糖建设工期6个月,歌尔电子从洽谈到投产仅用5个月。积极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企业32家、技改提升14家。4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71亿元、利税71.8亿元,分别增长26.9%和28.3%,其中“四大产业板块”占总量的72.8%和75.6%。开发区体制机制全面理顺,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发展重点更为突出,区内企业实现税收5.8亿元、增长31.8%;其中庐山化工园区落户企业30家,总投资160.8亿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达到7个,山东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2个。项目带动和产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围绕品牌带动,加快示范引领,现代农业扩面增效。坚持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突出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精品果园四大功能区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沂蒙山、绿色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年粮食总产44.4万吨;培育现代农业园区13处;完成荒山造林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1%;新发展林下经济1.1万亩、苗木花卉1万亩、精品果园2万亩、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区)21处。种植烤烟5.4万亩,收购烟叶15.3万担,实现税收3641万元,同比增收1300万元。农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围绕产业融合,加快文旅联动,现代服务业拓展提升。坚持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建设为引领,全面打造“沂水大景区”,“山东好客·沂水情长”地域形象品牌进一步树立,全年接待游客6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1亿元。投资8.9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14个;东皋公园、云水禅景区被评为3A级景区,全县2A级以上景区达到14处。天上王城春秋古墓出土珍贵文物100余件,为近年来我国东周考古重要发现,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沂水历史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现代物流业快速提升,新建物流园区1处、整合企业8家,实现税收2209万元、增长86.3%。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服务业加速发展,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亿元,增长16%。服务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围绕精细建管,加快城乡统筹,城乡建设高效推进。立足“九五体系、山区水城”发展定位,加大投入,创新管理,城乡建管水平同步提升。县城中心区山水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实施城建重点项目65个,完成投资24.6亿元,新建道路10公里,燃气入户1.5万户,供暖配套30万平方米;开发片区12个,新建高层楼宇70栋;大力实施“绿墙”工程、“灯光沂水”建设,建成沿河“灯光八景”;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深入人心。重点镇、特色镇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乡镇驻地建筑改貌20万平方米;建设、改造农村住房10347户;实施“三上”工程社区49个;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9公里;博沂路、曹高路改造如期完成,长深高速即将通车,晋中南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宜居宜业环境更加优越。
——围绕空间拓展,加快瓶颈破解,发展承载坚强有力。积极争取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和低丘缓坡未利用地试点,组织上报批次用地3337.5亩,有效保障了发展用地需求。大力实施“飞地经济”,严把项目评审关口,成功争创为“全省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县”。大力推进金融创新,中盛资源在香港成功上市,为年内全市唯一一家上市企业;浦发银行、广通民间融资服务公司、福裕达小额贷款公司顺利开业运营,两年来新增金融机构5家、达到14家,为全市金融机构最多、业态最丰富、利率水平最低的县,全年新增存贷比达到139%。万元GDP能耗0.84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7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73%;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天数90%以上。23个项目列入省创新项目计划,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强基固本,加快设施配套,基础保障显著增强。投资7600余万元,顺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跋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年度建设任务;投资4285万元,解决了108个村、9万口人吃水问题;投资308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1平方公里。新发展“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2800户。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类奖补资金1.7亿元。投资1.2亿元,完成了110千伏雪山等输变站点和74个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气象信息、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70.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围绕共建共享,加快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民生事业支出21.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1%,分别高于省、市13.9和5.8个百分点。着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支出1.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34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6%,低于市控3.5%的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1.03亿元新建校舍9.6万平方米;投资7246.8万元,新建标准化幼儿园28处、改扩建41处,建设数量、进度和省级乡镇中心园数量均为全市第一。着力加快文体设施建设,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8处、农家书屋110处,实施体育健身工程项目39个,新增乡村健身站点20处。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新农合报销支出1.64亿元,受益农民359.1万人次。人口合法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指标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低保金6300余万元。持续完善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争取实施了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项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大排查和“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刑事发案率下降7.9%;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全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圆满完成了十八大安保任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统计、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扶贫、史志、档案、保密、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盐务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县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围绕环境优化,加快依法行政,提速增效合力发展。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扎实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狠抓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建设,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树立了良好政府形象。全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宏观形势不断变化、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的一年,也是我们紧盯目标,奋勇前行,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驻沂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省市属单位,向在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发扬。一是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思维创新,引领科学发展。201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果断调目标、调方向、调结构、调机制,通过“四转四调”调出了创新发展的崭新局面。农业各类资源向环城十公里经济圈集中,沂河、峙密河沿岸现代园区农业加速发展;工业各类要素向园区和“四大产业板块”集聚,能源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突出旅游核心引领,标准化、全域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围绕旅游作文章、立足精心建管提品位,城镇网格化管理、夜景灯光打造、区片组团开发、小城镇建筑改貌走在了全市前列。这是弥足珍贵的创新精神。二是必须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破解瓶颈制约。面对土地调控等制约因素,我们拓展思路,迎难而上,在低丘缓坡利用等方面下功夫,有效缓解了用地难题。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严峻态势,我们围绕项目质量作文章,10亿、20亿乃至50亿的项目持续引进,迅速壮大了产业规模。面对全国经济增速放缓、银根紧缩的不利形势,我们全力打造金融安全高地,成功争取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加快培育企业上市,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新增存贷比连续三年超过100%,每年降低银行利率支出3亿元。这是弥足珍贵的开拓精神。三是必须发扬不怕难、不畏险的愚公移山精神,苦干实干创业。几年前,庐山还是一处不毛之地,我们挖山石、平土地、上项目,在一片荒山中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园区。“大落实、豁出去”、“大跨越、干上去”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这是弥足珍贵的创业精神。四是必须树立“自找危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扶优汰劣。我们面对成绩不自满,自我加压,自找危机,在顺境中发现问题,在淘汰中提质增效,果断淘汰落后食品企业,腾出了资源、激活了人力、集中了精力,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相关产业整顿提升创造了成功经验。这是弥足珍贵的创优精神。五是必须保持各方联动、携手共进的优良传统,齐心协力促发展。“达维”台风过后,全县上下紧急动员,合力抗灾,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很好地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重点项目招引中,招商单位努力攻坚、高效对接,落地乡镇倾力配合、积极保障,有关部门主动靠前、热情服务,“团结出战斗力”得到了最大体现。这是弥足珍贵的协作精神。六是必须树立实绩为民思想,促进民生幸福。我们坚持把民生事业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责任,深入开展“三信”教育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铺下身子,融入群众,问计于民;我们积极调转财政投向,集中资金支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发展,把幸福写进了沂水人民心中。这是弥足珍贵的民本精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不足,人均占有水平不高;工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加强,“四大产业板块”优势不够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需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潜力有待深入挖掘,文化、现代物流等产业需进一步用心着力;解决就业难题、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政府工作效能、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三年倍增”、加快发展的攻坚之年。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困难止于实干,成就源于拼搏,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定不移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咬住先进,对准方向,凝聚优势,全速赶超,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与增长,全力推进富民、壮镇、强县新跨越。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定“翻两番创强县”目标不动摇,坚持“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确立经济优势、提高发展质效、优化发展环境、巩固民生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改进工作作风,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富魅力、更加美丽的“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8.4:42.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力争30%,乡镇(街道)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一、坚持集约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汇聚美丽沂水发展新动力。紧紧围绕产业链、价值链、财税链“三链”延伸,以提升传统产业、突破优势产业为目标,以转调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配套为保障,以人才为支撑,积极开展“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支撑财税翻番倍增、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全力招大引强选优。抢抓我市被列入省西部地区经济隆起带的有利机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转调发展的杠杆、链式发展的保障,锁定“双强”企业,积极实施“招大引强选优”战略,加速招引“四大产业板块”项目、强基壮体核心项目、现代物流项目及文化创意、高端旅游项目,壮大产业集群。全年确保招引落地过20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3个、过5亿元3个,力争引进“双强”项目1个,在过50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达到48亿元。围绕“全市领先、全省一流、五年内达到国家级开发区标准”目标,进一步理顺机制,完善配套,优化服务,着力打造千亿级核心园区和千亿级能源化工园区,全年确保到位资金4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85亿元、税收8.5亿元,全省综合排名前进10个位次。
(二)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启动“百亿级企业培植计划”,瞄准同行业一流企业开展“高点对标赶超”活动,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引领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年新培植规模以上企业30家;销售收入过20亿元企业4家、过10亿元7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30家以上,其中过亿元6家、过5000万元4家;每季度向社会公布纳税50强企业名单,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0亿元,增长29%;实现利税91亿元,增长30%。“四大产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734亿元、税收10.5亿元,分别增长31.7%和23.8%。完成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其中出口3.05亿美元。
(三)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积极实施“千名硕博在沂水”行动计划,强化智力引进支撑。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为着力点,两年内将规模以上企业落后装备改造一遍,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年内完成技改投入58亿元,实施投资过3000万元项目50个以上;加快组建山东省液压气动元器件、淀粉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焙烤食品、糖果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争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处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完成30项以上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申报,力争40%以上项目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19%;培育鲁洲集团、泓达生物、恒泰纺织等企业进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行列;争创山东名牌产品2个、著名商标3个;关停淘汰落后食品加工企业70家,整合配套机械制造企业20家,整顿规范板材企业100家以上。
(四)努力强化投资拉动。按照投向准、投量大、投速快、投效高的要求,突出“优、新、特”,瞄准“高、强、好”,紧盯税源上项目,用好资源上项目。加快推动清沂山石化、大富三氯蔗糖、新大陆轮胎、瑞丰高分子、润泽石化、铭浩石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争取一批结构调整、节能减排项目列入上级投资计划;力争提报、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14个以上、总投资120亿元以上。
二、坚持整合发展,全力推进现代园区农业建设,提升美丽沂水新印象。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中心,坚持“一个题目做文章,一个规划绘蓝图,一条主线做引领,一个难点求突破,一个牌子闯市场,一条底线作保障”,加快发展标准农业、安全农业、现代农业。
(一)建设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转调的总抓手,建点、串线、连片并举,全力打造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抓好沂河沿岸城区段及峙密河、马连河流域开发,打造高效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经济带。积极提升许家湖北方常绿阔叶苗木示范园、林下食用菌示范园等园区建设水平,年内新培植现代农业园区10个,发展苗木花卉1万亩、林下经济1万亩。新建千亩以上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4个、精品果园1.5万亩,改造老果园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46万吨。指导性种植烤烟7万亩,实现税收4000万元。新增生态环保养殖发酵床8000平方米,生猪存栏量75万头、出栏115万头,争创“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二)培育一线农产品地域品牌。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强化源头管控,重点抓好10处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示范站(点)、15处追溯点和18个乡镇(街道)检测室建设。大力推行“三退一进”模式,抓好畜禽良种推广,年内生猪、奶牛、肉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0%、98%和80%以上。全力整合农产品品牌,培育独具沂水地域特色的地理标志性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逐步形成全县农产品共用一个品牌闯天下的崭新局面。
(三)打造全方位农业发展平台。以提高流转质量为核心,规模化流转土地2万亩以上。积极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扩大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10家。
三、坚持融合发展,全力繁荣现代服务业,做靓美丽沂水新名片。突出发展与都市消费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业、与城市功能相衔接的商贸物流业、与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增长18.1%。
(一)自造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围绕丰富内涵和提升品牌,深入挖掘“千年古县”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抓好天上王城古墓后续发掘和文化研究。设立富于文化内涵的特色城标,展示沂水地域文化形象。整合提升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沂水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自找危机推进旅游转型。按照“全景沂水、全域旅游、全要素融合、全民化参与”的要求,加快建设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全面提升山水之旅、风情之旅、寻古之旅、体验之旅、心灵之旅、产业之旅特色业态,倾力打造“山东好客·沂水情长”地域旅游形象品牌和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投资11.3亿元,加快实施天上王城古遗址博物馆等16个重点项目建设。集中人财物力,精心打造县城至院东头和泉庄两条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推进院东头整体5A级和天上王城5A级景区争创工作。加快雪山风情街等旅游配套服务街区建设。继续在央视等高端媒体开展品牌宣传,办好“漂流节”、“桂花节”等节庆活动。建立A级景区、星级酒店动态管理、末位淘汰机制,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旅游知识培训教育,营造“五个一样”良好发展氛围。全年接待游客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9亿元。
(三)自我加压繁荣现代物流产业。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第四方物流,努力构建“一体两翼、点面结合”发展格局。重点推进2处铁路物流园区和3处物流中心建设,培育2家现代物流品牌企业,实现物流业增加值33亿元、税收6000万元,努力建设鲁中知名物流节点城市。
(四)自求突破做大金融产业。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全面加强“信用沂水”建设。年内实现债券融资零突破,完成全省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和农信社银行化改革任务;人民币存款和各项信用总量均增加50亿元;争取引进设立金融组织5家,实现金融业税收过亿元;新增上市辅导企业1家。同时,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信息咨询、代理经纪、电子商务、社会化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发展健康卫生、便捷出行、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幸福导向产业,不断优化创业发展配套条件。
四、坚持统筹发展,全力推进特色城乡建设,打造美丽沂水新形象。紧抓鲁南城镇带发展机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把县城和小城镇作为景点来打造,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品质城市,创造品位生活。
(一)坚持围绕旅游建城市。立足“九五体系、山区水城”发展定位,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方针,突出旅游发展要素,加强中心城区建设总体规划、风格规划和色彩规划,集中实施片区开发等6大类79项城建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重点依托大小沂河、余粮河三河交汇有利区位,规划建设地标性城市综合体,打造城市新客厅;突出亮点区域美化、“无院墙城市、无沿街商铺街道”提升和灯光艺术打造,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年有景、天天美丽”的靓丽景观;加快城市出入口和城市丑点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深化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健全完善“六个一”体系,加快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新建城市公厕5处、便民农贸市场3处、公共停车场1处,施划停车位3000个,方便群众生活。
(二)坚持彰显特色建城镇。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重要载体,积极实施新型城镇化主导战略,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以许家湖镇“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为引领,以优先发展镇为重点,年内全部完成乡镇驻地改貌,着力建设高品质“百年城镇”。科学规划实施边界乡镇建设与整治,打造县域门户新形象。加快农村精品社区建设,搞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新建农村社区11个、农房9000户,改造危房2000户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2%。
(三)坚持突出重点抓配套。新建东二环城区段、北一环西延段等7条,改造提升北一环、东一环等4条城市道路,优化路网布局,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完成东徐路北段、高界路、泉西路等县乡道路修建,方便群众通行;加快东红公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晋中南铁路建设,构建立体化路网格局。实施院东头110千伏等输变站点和部分中低压线路改造,提升供电保障水平。加大燃气、供热推进力度,新增燃气用户1.1万户、供暖面积30万平方米。以沙沟水厂、寨子山水厂等为水源进行扩网并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同时,突出抓好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员入城落户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社保难等问题,努力让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员在心理上、生活上真正融入城市、融入沂水,实现“人的城镇化”。
五、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树美丽沂水新品牌。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实现水清、山绿、天蓝永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培育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各4家;抓好青援公司节能改造等十大重点节能项目。加快推进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社会综合节能水平。全年万元GDP能耗0.815吨标准煤,同比降低3.7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4.73%。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努力争取单独选址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开发整理土地6000亩。加快矿业结构调整,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水平,压减矿山企业6家。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耕地保护,规范开发利用秩序。
(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搞好沂水国家级湿地公园申报。持续开展“绿化荒山美化沂水”造林活动,加快推进造林彩化工程,完成荒山绿化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搞好环保专项整治三场攻坚战和迎淮核查准备,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筑垃圾填埋场各1处,积极创国家级生态县。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化田园行动,打造优美宜人田园风光。
六、坚持和谐发展,全力推进民生幸福,开创美丽沂水新生活。坚持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民生,以20件民生实事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促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让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提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办好教育事业惠民。立足优化布局、改善条件,投资1.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97处;投资300万元,为203处农村小学配备热水、热饭设备,实现全部农村小学用热水、吃热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推进创业就业富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城镇失业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
(三)强化社会保障助民。积极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35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035户。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扩面参保4.2万人,城乡低保在保人员分别达到4600人和6万人以上,年发放低保金8200万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大病保险个人年补偿限额提高到20万元,免费资助农村持证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免费开展老年人查体、农村户籍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和孕前夫妇优生检查。落实重大疾病救助、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完成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妇女、儿童、老年人、慈善、福利等事业健康发展。
(四)发展文体事业乐民。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加大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力度,打造文化生态城市。实施体育健身器材进村工程,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免费发放“直播卫星”接收设备1683套,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2%。
(五)创新社会管理安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创业模范、服务标兵、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风尚。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整治,加强治安落后村居管理,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基层民主。
同时,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不懈追求。我们一定勤勉尽责,永不懈怠,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五个一律、十不”要求,以决策科学、行为规范、勤政高效、治政从严的实际行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民意监督,主动听取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扩大网上便民服务范围。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体系,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二是着力提高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深入推动思想解放和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开展“政策措施落实年”活动,倾力打造无障碍绿色通道,着力推动重大规划实施、重要政策落实和重点工作开展。围绕“五位一体”、“四化同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鼓励社会创新实践,放手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是着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扎实开展干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党员干部集体学习、集中讨论,干部行为规范提升“三项行动”,大力实施为民致富、为民解困、为民行为规范、为民服务网格化、幸福家园建设“五大工程”,引导干部坚决丢掉“官气”、沾上“土气”、承接“地气”、集聚“人气”,以发展聚民心,以公道赢民心,以真情暖民心,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发精文。加强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行政审批事项向政务大厅集中,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是着力提高廉政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坚持廉政勤政一起抓,深入开展述职治庸、问责治乱、严管治贪“三治”活动,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持从简安排公务活动,从严控制警车使用和交通管制行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和各类庆典、奠基、表彰、评比活动,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产生效益最大的地方、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我们坚信,有十八大精神的正确指引,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县政协、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有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一定会把沂水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定会与全省同步、比全国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