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驾龄长,我先上!”如果不是听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还以为司机班里两位驾驶员发生了什么矛盾,直到李春江说出了这句话,才为这次争执划上了句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后,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的忙碌而紧张起来,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及卫生室工作人员以最强的战斗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全体人员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与疫情抗争,与病毒搏斗。
疫情袭来后,原本工作按部就班的司机班也在第一时间被推到了疫情防控战役的最前线。基层卫生院承接着辖区居民异常发热人员转诊的工作,不管是外来人员、外出人员还是有过外地人员接触史的发热人员一经发现都需要驾驶员驾驶救护车第一时间,转送至中心院做进一步检查处理,工作的风险不言而喻。
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司机班有李春江和李连杰两名驾驶员,两人同为共产党员,同是退役军人,同样秉承着“一日从军,终生军人”的职业荣誉,把“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当做毕生的信念与理想。两人在平日的工作里有困难互相扶持,出现问题争着解决,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就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最终,就是李春江这句:“我驾龄长,我先上!”“抢”到了接送发热人员的工作。而实际上由于医院男性工作人员少的原因,李春江身兼数职,在没有转诊病人的时候,还承担着消毒和其他临时性工作。
李春江说:“无论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挺身而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无论在什么时间,只要接到通知,不管是在医院发热门诊还是在偏远乡村疫情监测点,他必须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第一时间赶到接送发热人员的现场。
截至2月17日,李师傅驾驶救护车共转送发热人员至中心院43人次,转送至柴山隔离点8人次,由柴山分院区隔离点和袁家庄隔离点转接回家9人次。除了每次接送发热人员必须的消毒工作,每天两次车身、车内严格消毒60余次,这些数字他都详细的记录在自己的登记本上,他说:“这都是咱光荣的战斗经历”。
虽然每次接送发热人员李师傅总是认真严格防护,但是面对肆虐的疫情,他的心里也不是没有担心,为了家人的安全他自大年初一开始,就一直吃住在医院自行与家人隔离。李春江是个孝子,父亲患病去世后,母亲的生活成了他最牵挂的事,去年年底他将母亲接到身边,本想着让老人颐养天年,可没想到一场疫情打乱了李春江的计划。
李师傅有两个孩子,小女儿今年只有两岁,大年初一后,照顾这一家老小的重担便落在了妻子柔弱的肩膀上,累是真累啊,但想想丈夫还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上工作不眠不休,她把所有的埋怨咽在肚子里,说出口的都是担心和牵挂:“你可千万注意啊,电视上说的防护措施你都做好了吗?自己在单位吃的咋样啊,天气冷我再去给你送件衣服吧,家里不用担心有我呢!”......
李师傅想念老人、妻儿的时候,就只能跟家人视频通话,孩子每天在电话里奶声奶气的问他:“爸爸,你去哪儿了,怎么还不回家啊”他只能强忍着思念,笑着对女儿说:“爸爸跟大坏蛋打仗呢,等爸爸胜利了就回家”“爸爸,加油!等你回来我唱歌给你听”……
面对家人,李春江感到无比内疚,但是比起当下的疫情防控工作,李春江坚定的选择了迎难而上。他再一次熟练的穿戴防护服、一次性口罩、护目镜、乳胶手套、鞋套,准备着再次出征。面对镜头,他笑着说:“防护服就是我的新军装,咱,就是抗疫战场上最靓的仔!”
徐建明 刘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