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派驻道托镇吴家官庄第一书记工作组两年任职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沂发改〔2018〕2号
根据《中共沂水县委办公室关于选拔第四批机关优秀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意见》(沂办发〔2018〕21号)文件要求,自2018年4月,我局选派2名工作人员到村任职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全县动员会议召开后,选派干部及时入村驻点,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并通过个别谈话,深入群众调查走访,走访贫困户、低保户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村情民意,制定了本计划。
一、任职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道托镇吴家官庄位于道托镇驻地东北方向3公里处,临近石岭官庄、北关庄、高桥镇柳子沟村等,全村位于丘陵地带,少平地,多丘陵;村内拥有小型水塘3处,水域面积25亩,水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吴家官庄共有460户,1385人;现有耕地2296亩,其中,林果地300余亩,养殖区占地200余亩。村两委成员4名,党员34名,村民代表3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吴家官庄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三种形式,一是来源于种植小麦、花生、林果(桃、苹果等);二是部分农民外出务工,除在本镇、本县务工外,村内有大批劳动力在青岛务工;三是养殖,该村养殖业发展较早,目前主要养殖獭兔,具有较大的规模。
(二)主要特点及优势
1.区位优势。吴家官庄位于道托镇驻地东北方向3公里处,紧邻道托镇驻地,且与县城驻地不到20公里,东面1.5公里处为石岭官庄;西面500米处青临高速穿庄而过,1.5公里处为227省道;南面2公里处为莒道线;北面紧邻高桥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2.发展优势。一是种植业发展较早,林果种植多。该村位于丘陵地带,发展林果种植较早,有土地及水资源优势,目前发展的主要为桃及苹果种植,2016年,吴家官庄投入1.2万余元,统一规划种植桃苹果340亩,同时,投入了4.6万元,建成了3.6公里的生产路及水利等设施,极大的改善了该村的生产条件。二是养殖业形成一定规模,养殖户较多。村里养殖业主要分布在村西方向,共有50户养殖户,养殖獭兔40万只。目前,吴家官庄干群团结,村干部凝聚力强,通过考察论证,该村适合发展种植业及獭兔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有助于推动村集体增收及农民增收脱贫。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集体经济薄弱。土地延包以后,整个村基本无集体用地,荒山荒滩也存在一包多年,一次性收完费用的问题,且由于历史原因,村集体欠账较多,没有村办企业,目前的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的现象十分突出。
2.基础设施陈旧不堪。目前村委办公用房与村卫生室共处一个大院,为原村办小学,为1992年建设,年久失修,办公设备配备不全,办公桌椅残旧不堪,没有电脑办公。村庄缺乏整体规划,除主要街道外,村内道路狭窄,以土石路为主,路面硬化较少,且缺乏照明设备,晚上道路漆黑一片,同时因资金匮乏的问题,村内通往227省道的道路及村内大多数的路常年得不到修复,坑洼不平,车辆通行不畅,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群众思想保守。不少村民思想保守,小富即安,吃饱即满,眼界不够开阔,缺乏敢想敢干敢冲敢拼的精神,除守着二亩地,有吃就行的部分群众外,即使村内的年轻人,也大多搞养殖、外出务工,没有致富带头人,影响了整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4.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二三产业基本没有,产业比例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缺乏高附加值,产业链短,缺乏后续产品的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能力。
(四)贫困人口情况
该村目前有贫困户46户,共64人。大多贫困户是因年老体弱、身体残疾、精神残疾、患大病等失去劳动能力致贫。
二、两年任职规划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按照引领标准、走在前列的定位要求,着力将吴家官庄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村,引领本村党组织组织力有新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有新突破、美丽乡村建设有新变化、乡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促进农民增收有新成效。
(一)建强基层组织
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以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为载体,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村民自治上做足文章。一是以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首任,狠抓班子日常学习教育,以“两学一做”为抓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面实施“主题党日”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在党员中广泛开展经常性教育,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制定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计划,明确学习重点,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带头致富的本领。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对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理解,提升班子整体政治素养。二是狠抓日常制度,规范干部行为。村支两委党员组长,做到责任分工到片,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以用人而知人,既布局能控局的管理模式。以组长为骨干,以党员为示范,以党员服务队为推动力,发挥党组织的积极性和重要性的作用,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维护稳定,增强村民法制教育为重点。以规范制度为抓手,通过建立 “四议两公开”,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干群关系,营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表现良好者及时吸收。党支部定期联系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学习,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努力把有文化、有专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两年内,培养优秀后备干部不少于5名,新发展党员不少于1名。
(二)助力强村富民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一是继续将快承包到期及部分未承包的土地进行延包,征收承包费进行集体增收。二是针对村里三个水塘及其中一处水塘的水利设施进行外包管理,将西沟大口井水利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除承包费外,通过出售灌溉用水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发展光伏项目。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计划投入6万余元,安装10KW光伏,预计年可增收8500元。
2.富民方面。继续发展林果产业及养殖业,在水塘处加大水利设施配套力度,邀请相关专家前来讲解农业知识及养殖知识,实现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科学种植、科学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弘扬文明新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要紧紧围绕倡导新风尚、打造新生活这个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反对“等靠要”,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厚葬薄养,大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宣传殡葬改革,着力弘扬崇尚科学、勤劳向上、绿色节俭、孝老爱亲的时代新风。二是要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法治意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三是要加强勤劳、节俭、孝敬等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深化“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解决好“精神脱贫”问题。坚持接地气、聚人气,开展慈善公婆、孝顺儿女、脱贫光荣户等先进典型评选,大力发展农村志愿服务,倡导“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切实引导群众积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将吴家官庄建设成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
(四)服务保障民生
紧紧围绕干部转变作风、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把握群众所想、所盼,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惠民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5万元左右,为村里水塘及林果种植区铺设灌溉管道,切实为农业生产做好配套,推动林果产业发展,保障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加快完成办公场所及健身广场的修缮改造。计划投入5万元以上,重新修缮村办公用房及健身广场。三是着力推进村内旱厕改造工作。计划争取上级支持,年内完成旱厕改造90户以上。四是改善居住条件。计划投入10万元左右,为村里主要道路安装太阳能照明灯,改变村里夜晚漆黑一片,出行不便的现状,切实为群众的出行创造条件。五是为困难群众做好服务。计划为村内困难群众及贫困家庭儿童争取部分上级民政、慈善基金补助和学习用课桌椅。
三、2018年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和道托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吴家官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具体任务
1、以“两学一做”为抓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党员中广泛开展经常性教育,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制定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计划,明确学习重点,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带头致富的本领。
2、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和上一次党课,使组织生活规范起来。
3、适时对村里集体资产进行清理,对村内承包地、村边角、“四荒”地进行清理丈量,重新承包增加集体收入。
4、投入5万元左右铺设水塘至林果种植区的灌溉管道,通过外包或出售灌溉用水增加村集体收入。本工作计划于年底开始实施。
5、配合党委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全村90户以上旱厕改造,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本工作计划6月底之前完成。
6.投资6万余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计划在村办公用房房顶安装10KW光伏,实现集体增收8000元左右。本工作计划今年10月份之前安装完成。
7.投资10万元左右,安装村内主要道路的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本工作计划于今年10月份之前完成。
8.积极为困难群众想办法,计划为村内老弱病残及贫困家庭儿童争取部分福利补助,包括民政及慈善基金补助,为残疾人争取部分轮椅。本工作计划随时实施。
二、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积极与乡镇党委领导及管理区做好汇报沟通,同时,派出单位沂水县发改局定期组织领导现场办公、班子成员陪住和专项工作调研等工作,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联络员的作用,帮助指导、协调、解决第一书记工作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为第一书记工作做好保障支持。第一书记突出抓好党建工作,协调支部书记通过强班子带队伍,团结一切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全村百姓一起干的局面,坚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干部联系群众、企业帮扶第一书记任职村的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村集体增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了解水利、光伏、水保、住建、畜牧、农业等方面的政策,结合本身实际,深入分析相关发展路子,展出制约发展的瓶颈,研究对策办法。
(三)资金保障
积极沟通协调,多方呼吁,争取资金。一是积极与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联系,争取单位资金支持。二是积极协调扶贫、水利、农业、畜牧等部门,了解政策导向,掌握资金情况,及时对接工作,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三是积极与帮扶企业对接,争取企业支持。四是积极与爱心群众、吴家官庄在外有志之士对接,发动爱心捐助。
沂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8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