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登录 | 注册

【慢病科普】别等到骨折才后悔,预防骨质疏松从现在开始

索  引  号: yishuixjbyfkzzx2251877/2023-0000528 主  题  词: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发布机构: 沂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 2023-08-03
浏览次数: 有  效  性: 成文日期:
标       题: 【慢病科普】别等到骨折才后悔,预防骨质疏松从现在开始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老年衰老的病症,一般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比较高,也是危害老年人的一大健康问题。然而,骨质疏松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骨骼在显微镜下呈蜂窝状,与正常健康骨骼相比,骨质孔隙大,骨骼密度和骨量出现下降,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它通常很难发现,却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注重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很重要。

骨质疏松的症状

01经常骨痛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0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

03骨折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哪些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01吸烟人群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戒烟会使骨密度在一定程度有所恢复。

02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

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

03近两年内发生过一次以上骨折

或发生过异常严重的骨折

不少患者是在小臂、脚踝等处发生骨折时发现自己有骨质减少问题。建议发现或怀疑有骨质减少问题后及时就医,以便评估骨折风险。图片

04出现饮食紊乱症,如厌食或暴食

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盏警示红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到女性骨骼健康。

专家建议厌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05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

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增强骨密度药物。

06天生瘦弱或骨架较小者

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会更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常常无声无息,多数情况下只有当发生骨折后才引起大家的注意。

01适当补充钙元素

摄入足够量的钙剂,能够帮助构建强健骨骼,保持日后骨骼健康。当绿色蔬菜和其他食物含钙量较少时,应在一日三餐中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等

02适当补充维生素D

机体要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才能很好地吸收钙。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比如鸡蛋黄、肝脏、强化奶以及鲭鱼、大马哈鱼、金枪鱼之类的鱼脂肪;在做好防晒的同时,让皮肤多接触阳光,这样可使机体自动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

03注意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均衡的饮食离不开益于健康的水果和蔬菜。超高含量的蛋白质、盐(钠)或咖啡因会引发骨流失。

04加强锻炼

活动筋骨强健骨骼。若能坚持每周锻炼150分钟会更好。

05戒烟戒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提升骨质疏松的风险

06预防跌倒

许多人跌倒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损伤,所以从源头减少骨骼受伤的风险、预防跌倒很重要

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骨骼健康,尤其是高风险人群,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锻炼和饮食,避免跌伤摔伤。

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陕西百姓健康

关闭窗口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客户端
爱山东
爱山东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新媒体矩阵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