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登录 | 注册

【传染病防控】坐别人坐过的热板凳会长痔疮、生疖子甚至感染性病?真相看这里

索  引  号: yishuixjbyfkzzx2251877/2023-0000355 主  题  词: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发布机构: 沂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 2023-06-16
浏览次数: 有  效  性: 成文日期:
标       题: 【传染病防控】坐别人坐过的热板凳会长痔疮、生疖子甚至感染性病?真相看这里


气温升高,就连坐过的凳子都散发着热气。前几日,一个“为什么不能坐别人的热凳子”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一位网友提问,说在公交车上有人下车,旁边一位男生想去坐,却被同车的一位阿姨提醒要等座位凉了再坐。这是为什么?


一部分人认为,不能坐别人坐过的热凳子是因为有传染疾病的可能;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称自己在地铁上经常坐“热凳子”,晚一秒就没得坐了。

坐别人的热凳子,

真的会传染疾病吗?

坐热凳子到底有没有传染疾病的风险?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潘红英2023年发文表示,不管是哪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是关键,比如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等,单纯的“凳子热”是不会造成传染的。


现在天气渐热,大家的着装都比较清凉,假设病原体要通过凳子传播,最有可能的就是接触传播,但这种接触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比如前一位坐凳子的人皮肤直接接触到凳子,座位表面可能留下其皮屑、汗液、皮脂及皮肤表面的部分病菌。而后一位在对方离开后马上坐上去,就可能接触到这些病菌。


“但并不是说接触了病菌就会被传染,大部分通过接触传播的病原体对温度和湿度都很敏感,在脱离人体环境后会很快死亡,要让它们穿透另一个人的衣物和皮肤屏障,需要足够的数量和活性,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潘红英表示。

 

1、坐了别人的热板凳,会得皮肤病吗?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梁芳2023年发文表示,并不是说这种风险完全不存在,比如一位患有水痘、皮肤念珠菌病、疥疮、癣类等疾病的患者因为皮肤患处破损,在座位上留下了体液,有人恰好在他离开后马上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并且很不巧地在接触体液的部位也有皮肤破损,那么还是存在传染的可能的。所以坐了别人的热板凳,有可能会传染皮肤病,不过概率很低!


2、坐了别人的热板凳,会得性病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博士孟尧2023年发文表示,性病是指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的传染病,常见的有梅毒、淋病、艾滋、尖锐湿疣等。除性行为传播之外,梅毒、艾滋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而坐别人刚坐过的热板凳感染上性病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传染源:前面坐座椅的人必须是性病患者,并且在座椅上留下了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分泌物。

 

 

(2)传播途径:后一个坐热座椅的人必须直接接触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分泌物,并且接触部位有黏膜或伤口。

 

 

(3)被感染者:后一个坐热座椅的人没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致病微生物。

坐别人刚坐过的热板凳时这三个条件都非常苛刻,很难同时满足,并不需要过分恐惧。


3、坐了别人的热板凳,会怀孕吗?梁芳医生表示,首先,怀孕需要精子和卵子相遇,并喜结连理,形成受精卵才能怀孕。坐个凳子怎么可能让精子和卵子遇得到呢?其次,精子在体外只能存活几秒,别说还有内、外裤的双重加持。


4、坐了别人的热板凳,会得痔疮吗?首先,痔疮不是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更不会因为屁股被热了一下就得上了痔疮。其次,痔疮产生的原因是肛肠部位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回流障碍引起静脉屈曲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5、坐了别人的热板凳,会得泌尿疾病吗?至于泌尿系统的疾病,就座时通常有衣物阻隔,肛门或尿道并不会直接接触座椅,因此极少有接触传播的可能。但同样道理,如果前一位就座者留下了分泌物,后一位又恰巧坐在了上面,也有可能发生逆行感染。“与其看椅子热不热,不如看看椅子脏不脏,单纯的因为体温焐热的椅子,除了温度比一般椅子高一点,并没有什么区别。”潘红英提醒,如果想预防公共场所发生的传染,勤洗手、戴口罩比不坐热凳子效果更好。


接触公共设施要注意什么?

对于定期保洁,干燥卫生的公共场所,并没有太多传染疾病的风险。


1、远离潮湿、清洁条件差的场所有些场所如公共卫生间,清洁条件较差,也比较潮湿,容易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还是尽量离远点。


2、回家后第一时间洗脸、洗手空气中的尘埃容易沉淀于皮肤毛孔,而手每天可能会接触大量的公共设施,在没有清洁的情况下接触口鼻往往容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原体。因此勤洗手,并使用带杀菌效果的洗手液可以更好守护个人卫生。


3、注意避免人多聚集的场合在人多透气差的环境中要佩戴口罩,如果咳嗽喷嚏,注意掩好口鼻,保护自己和他人。


来源:健康时报、健康临沂

关闭窗口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客户端
爱山东
爱山东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新媒体矩阵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