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 yishuijdgcxx/2022-0000071 | 主 题 词: | 教育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临沂机电工程学校 | 发布日期: | 2020-06-11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 成文日期: | 2020-06-10 | |
标 题: | 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 |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 号)精神和要求,牢牢把握高地建设历史机遇,提振精神,争创一流,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韧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概况
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是沂水县惟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98年由原沂水县技工学校、职业中专等8所学校整合而成。2011年更名为沂水县职业学校,并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13年,为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沂水县第二职业中专并入沂水县职业学校。2016年12月,经市政府同意,学校更名为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2018年6月26日,学校整体搬迁至龙家圈新校区。
学校占地215亩,建筑面积8.94万平方米,实习实训设备总值2073万元;有专任教师268人,其中专业教师162人,“双师型”教师107人,全日制在校生4043人;开设专业10个,其中省级品牌专业1个,市级示范化专业3个、规范化专业4个。学校先后与沂水机床厂、鲁洲集团、山东清沂山石化公司、山东玻纤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通过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每年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1000余人。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以技能大赛和高职升学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各专业均已实现同临沂大学、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的“三二连读”中高职衔接,2019年,学校又与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签订“3+3”联合办学协议,为广大学生打通了升学途径。
学校办学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肯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示范学校、临沂市职业教育十佳学校、临沂市市民最满意职业学校、临沂市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养目标,以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为着力点,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新定位、新方向,着力打磨学校管理、办学条件、教学体系的标准化和时代化,全面推进学校内涵提档升级,加快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改革,全面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实现学校高位特色发展,为沂水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建设目标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顶层设计,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推进综合改革,建立现代职业学校治理体系;深化学校管理各环节、全过程标准化改革,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深化培养体系改革,实行中高职、本科职业教育衔接贯通,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优化专业(群)布局,与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接轨;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工学结合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增强内部管理与办学活力,建设满足学校长远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教师团队;深化社会服务方式改革,创新职业培训机制,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三、建设任务
任务一: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一)建设内容
学校秉承“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办学理念,发挥学校党组织的统领和堡垒作用,实施“双培双带”党建工作法,弘扬“四心四匠”正能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不断涵养“初心、匠心、慧心、悦心”之德,积极传承“匠心、匠品、匠人、匠魂”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初心领航 匠心筑梦”党建品牌,让党建引领教学、融入教学、服务教学,为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奠定思想基础、组织保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建设基础
学校现有中共党员195名(其中在职党员141人,离退休党员54人),划编为10个党支部,组织机构完善;在职党员占教职工的 55%,党员队伍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的全面推进,党委统领学校各项改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要与学校各项业务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教职工党员引领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健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推进措施
1.强化党的全面统领。党委坚持管党治校,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在推进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的同时,将学校改革发展纳入党的议事日程,实行重要工作和重大改革事项党委决策并监督实施,支持和保证校长和领导班子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党政合力深化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充分激发生机活力。
2. 实行“双培双带”党建工作法。“双培”即把党员培养成教学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实现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节奏合拍、同频共振, 逐步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能手。实施“推优”入党工作,即在发展党员过程中,重点向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班主任倾斜,树立“业务骨干优先入党”的理念,引导优秀教师向党组织靠拢。让教师党员成为一面旗帜,对全体教师形成正能量的教育、辐射和引领。“双带”即党组织带团组织,党员带团员。教学系党支部创新工作机制,延长工作手臂,把学生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基础建设,为团建工作出谋划策,使团的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党的关怀,同时团的建设也促进了党的发展。学校实行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工作,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学业上辅导,帮助其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3.落实意识形态责任。牢固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方向的领导权、主导权,领导学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教学部门各负其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职业教育“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将校园和课堂打造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宣传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4.开展思政课程改革。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从课程标准、内容、教法、教材等方面开展系统建设,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企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通过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大教学研究,促进思政课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思政课与校内外德育资源相结合,形成以思政课为引领的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育人工作体系,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四)预期目标
干部队伍实现年轻化、专业化,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党建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融合;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思政课创新建设”、“党支部书记进课堂讲党史”等特色活动,建立意识形态常规化工作机制;培养2名思政教育名师、教学能手,开发6门思政课程案例;遴选不少于15名学生作为“沂水工匠后备人才”培养对象。
任务二:争创高水平职业学校
(一)建设内容
聚焦现代职业学校建设,加快学校转型升级,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办学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形成具有区域示范性的办学模式,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二)建设基础
2015年县里投资1.2 亿元规划建设了学校龙湾校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得到极大更新完善,在校生规模发展到4000余人,学校在硬件上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与先进兄弟学校相比,学校办学空间仍有余地,内部运行还不协调,办学质量缺乏标准,发展特色不凸显,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尚需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相对薄弱。
(三)推进措施
1.推进规模化发展。挖掘办学潜力,满足城区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争取各类教育年招生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全日制三年普通中专在校生达到6000人,积极申办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将学校建设成为集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推广、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高水平职业学校。
2.实施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运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在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基础上,按照示范校和特色校标准,加快制定完善学校专业建设标准、学校管理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办学质量监控标准等,按照标准推进学校建设,让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
3.打造智慧化校园。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创建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学习空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任务引领型、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推进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校园建设,最终建成覆盖全面、应用深入、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4.建设新校区。在学校现有基础上,投资5.2亿元,在东城新建一处校区,吸纳更多学生入学,使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功能区分更加明确,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5.形成特色化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在学校内部治理、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育人、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管理和办学特色,打造自身模式,培育一批可操作、有实效、能推广的实践性办学成果,提升学校管理与办学水平。
(四)预期目标
争取进入省级高水平职业中等学校行列,形成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和育人模式,建设成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理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特色职业学校。
任务三:发展贯通高职教育
(一)建设内容
坚持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并举,全面推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五年制贯通衔接培养,改革人才培养结构,拓宽学生升学渠道,开辟学生多元成才路径。
(二)建设基础
目前学校 10 个专业中拥有6个“三二连读”专业,贯通培养在校生规模占比18%;拥有机械加工技术等10个三年制就业教育专业,在校生数占比82%;“三二连读”专业在校生比例偏低。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学生接受更高教育的需求都对教育层次提升提出了更高标准,学校现有三年制培养层次比例过大,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调整。
(三)推进措施
1.建立专门职教高考体系。学校成立职教高考部,选择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展职业教育高考升学培养,主要目标为冲击应用型本科,配备业务能力较强的师资团队,建立“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扩大职教高考专业覆盖面,实行专门化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升学深造机会。
2.扩大“三二连读”规模。继续增加“三二连读”合作办学专业和规模,着重发展五年制中高职贯通培养教育,以专业技能提升和就业预备教育为主;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开展“3+3”、“3+4”联合办学,打通人才成长路径,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3.探索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申请举办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定向班、学徒班,确保企业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系统化。
4.开展职普融通合作发展。与普通高中建立职普融通合作,设立职普融通班,接收普通高中分流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实行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依托创客中心,各专业开发面向普通教育的研学项目,打造普通小学、初中学生劳动教育和职业体验基地。
(四)预期目标
至2022年,职教高考升学专业由4个增加至6个; “三二连读”贯通培养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到800人以上,职普融通进入实质化运作。
任务四:对接产业布局专业
(一)建设内容
围绕沂水产业布局规划和集群定位,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加强专业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区域办学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建设基础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技术系、财经医护系、职教高考部7个专业系部10个专业,其中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1093人,占比27%;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 573人,占比 14.2%;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 667人,占比16.5%;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688人,占比17%;教育类专业学生567,占比14%;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221人,占比5.6%。旅游服务类专业学生 207人,占比5.1%;文化艺术类专业学生 27人,占比0.6%;专业群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专业发展参差不齐且跟不上新技术新产业的步伐,专业群特色建设和内在联系共建机制需进一步优化,部分专业与临沂产业群对接不够紧密,匹配度不高,发展潜力不足。
(三)推进措施
1.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对现有专业进行重新论证,按产业链调整各专业分布,实现资源优化整合,按照沂水县及全市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焊接技术、电气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集群,论证新建高铁服务、无人机、影视后期制作、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急需专业,推进专业对接产业布局。
2. 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每三年组织一次专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专业进行调整,开展数控技术与3D打印智能制造、无人机的操控与维修人才的培养。
3. 启动品牌建设工程。实行专业分级培养,按照省品牌专业、市示范性专业、市规范化专业三个层次有序侧重发展,将骨干专业打造成品牌、示范专业,创建高水平专业,提升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在传统技能基础上融入智能化技术,未来三年,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与维修类专业,提升机械加工技术、电气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类专业。限制或撤销规模小而且与主干专业不相符的专业。
(四)预期目标
基本完成对接产业、规模稳定、优势突出的专业结构,形成机械加工技术、电气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引领性示范性强的专业群和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任务五:推进校企合作育人
(一)建设内容
加快推进校企深层次互通,引产入教、引企入校和进企办校,开展植入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环境的时间教学,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
(二)建设基础
学校先后与10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虽然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初期探索,但仍存在校企合作表层化、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两层皮”问题,校企合作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引产入教处于起步阶段。
(三)推进措施
1.构建“校中厂”实训模式。盘活学校基础设施和生产性设备资源,引入企业建设一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数控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焊接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高铁乘务实训模拟舱、海尔日日新客服中心等与大型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试点“以专业办企业,以企业促专业”的校内产教融合模式,引产入教,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现技能与岗位对接,双方共组教师团队、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一体化育人。
2.在企业建立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率先在数控加工技术、电气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进行试点,校企双方共订实训项目,利用合作企业的设施设备,由企业导师实施实训教学项目和职业培训课程,分批分学段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强化按培养目标进行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3.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牵头和参与各类职教集团(联盟),形成学校与行业产教相长的长效机制;助力骨干专业加入对应的行业协会组织,集聚多方优势,共建行业、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四)预期目标
建成新海尔日日新客服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焊接、汽修、机械加工、高铁乘务与管理等校外学徒制实训基地;建成影视制作、电子商务、中英双语幼教特色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牵头组建智能制造职教集团;争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学校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任务六:构建新型教学形态
(一)建设内容
建立以技术技能提升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教学新形态,实行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整合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内容,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的项目化、任务式、情景式实训模式,加快实施“1+X”证书试点。
(二)建设基础
现行教学模式能够体现专业培养规定各要素内容,培养目标比较明确,课程设置相对规范,课时安排得到保障,实训实习按要求开展,文化课、理论课和实训课比例保持30%、30%和40%左右,完成和在建市级立体化教材2门、校级8门。但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整体教学组织形态需进一步改进,课程安排普教化问题较为突出,实践性教学达不到50%,部分专业教材内容与企业技术技能发展脱节,教学方法方式与技能培养要求不匹配,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吻合度较低。
(三)推进措施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统筹规划各学段专业教学安排,依据技能掌握规律和培养目标,实施“一年有型、两年成型、三年定型”的能力递进培养方式,即一年级以技能通识教育为主,二年级转入技能项目化实训,三年级进行生产性实战,开展能力综合培养。在课程安排上,打破文化课、理论课和实训课穿插排课方式,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时比例,试行按周、按月分组轮换实施各类专业课程新形式,增加实践性教学时长,保障技能项目任务操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2.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适当压缩专业理论课程,将理论知识和技能项目融合。加强校本实训课程开发,研制反映行业企业技能标准和产业升级态势的教材,及时调整更新教学项目,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课程模块,推广使用活页式、手册式教材,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加强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研发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逐步覆盖课程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建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系统化、结构化”教学资源。
3.创新技能教学方法。树立能力培养导向,强化技能教学,结合职业、专业特点和学生参与程度等,选取实用的教学方法,推广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着力推行“项目化技能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或岗位技能设立教学工作模块,确定模块所需知识技能,分解成若干项目,以任务方式组织实训。鼓励创新课堂形式,积极探索推行技能课程双师或团队授课制,运用常规课、线上课、生产课等打造优质课堂。
4.实施“1+X”证书试点。扩大试点专业覆盖面,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企业、行业组织合作,围绕“X”证书课程模块开发教学、培训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扎实开展证书培养培训,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学分管理,推动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组织开展学生第二技能培训工作,鼓励学生取得本专业以外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预期目标
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组织形态,70%的专业实施理实一体、项目化、任务式等技能教学模式;以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校企共建一批“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课程;开发一批“碎片化学习资源”,建设不少于4门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争取3个专业成功申报“1+X” 证书试点,试点专业毕业生获证比例不低于 80%,逐步构建“书证融通”的人才评价体系。
任务七: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一)建设内容
加快教师队伍结构性调整,优化师资配置,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构建梯次教师成长链,建立新时代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名师教学团队,搭建人才培养高地,培育专业领军人才。
(二)建设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8人,其中专业教师162人,“双师型”教师107人,占比66%,拥有沂蒙名师、沂蒙首席技师、高级会计师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13人;教师队伍专业(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尚未形成,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尚待完善,高水平教学领军人才和高技能型教师人才缺乏,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三)推进措施
1.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教师培训形式,广覆盖、分层次、宽领域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教师传帮带工程,由校内学科名师和技能名师组成导师队伍,开展校本培训,坚持每月1个培训项目,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制度、考核”六落实,推动教师业务能力系统化提升;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落实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要求,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打造产教俱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推行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制度,促进教师教学经验和资源分享;围绕学校创新改革,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精心组织“汇报课”“公开课”“优质课”为内容的“三课” 活动,提高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教学组织和教研能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支持教师组建研究团队,培育一批优秀教科研成果。
3.构筑教师梯次培养链。推进校内名师工程,打造一批教学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发挥名师在团队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标准制订等方面的领航作用;锤炼提升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素养, 支持骨干教师担任核心课程教学,开发校本课程、教材,主持课题研究;继续开展“传帮带工程”,以传、帮、带方式引领青年教师成长,鼓励教师通过业务达标、教学能力大赛、技能大赛等途径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建设,将教师专业成长从个体走向团队合作。
4.促进专兼教师双向流动。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将兼职教师纳入专业教学团队,实行培训、考核、管理、服务一体化;建立行业企业导师资源库,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使之成为引领专业教学团队发展的排头兵;推动校内校外师资联动交流,开展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聘,鼓励学校专业教师兼任行业专家和企业培训师、技术指导等职务。
(四)预期目标
教师队伍结构趋于优化,教师数量充足,形成适应专业群建设需要的教师团队动态调整机制,营造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由名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引领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新增不少于1名省市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技能名师,建设2个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职业教育教学团队;拥有高质量兼职教师团队,聘用不少于 10名行业企业高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兼职任教;培养一批专业理论扎实、教学能力突出、操作技能精良的“双师双能”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70%以上。
任务八:强化学校内部治理
(一)建设内容
精简优化内设机构和岗位配置,厘清工作职责,理顺办事程序,畅通管理渠道,建构决策、执行、评价、监督彼此独立而又相互支撑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学校管理、用人、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畅通高效、风清气正的工作机制。
(二)建设基础
学校现设内部机构14个,各类行政管理人员57人,在维护学校稳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行政处室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学校工作有序开展。随着工作的发展,学校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相对学校现有规模,机构偏多、职责交叉、行政管理人员占比较大等问题凸显出来;用人招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和绩效考核等制度还需不断完善,有效的工作激励需逐步加强。
(三)推进措施
1.提速学校工作运转。全面梳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修定完善学校各项管理标准,推行工作流程规范化建设,建立清单制度,定岗位职责、定工作标准,实行工作网格化管理,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制度和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对部门执行力进行量化评估和考核;形成校务公开工作机制,通过学校网站、校务公开栏、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多渠道、多层次公开学校工作情况,增强学校工作透明度。
2.改革招人评聘制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办学规模对各专业教师进行核编核岗,制定学校教师招聘用人计划,严格控制教师兼职管理岗位的数量和条件,探索学校自主确定业界优秀人才担任专任教师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自2020年起原则应具有3年以上企业技能岗位任职经历和相关职业资格;制定《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工作实施方案》《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建立公平公正的职务评聘体系,将热爱教育事业、教学能力突出的一线教师推荐到高一级岗位。
3.优化考核激励机制。修订《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做好教职工分类考核,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师考核指标,突出工作量和业绩考评,考核结果与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挂钩。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适当拉大绩效工资分配差距,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
4.建立教学监控体系。以学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升学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对各专业部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制定《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学生学业考评办法》、修订《学分制实施办法》,综合学生学习态度和考试成绩予以学业成绩评定,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和学生各级各类活动比赛获奖情况等纳入学习成果认定和成绩转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课堂管理进行过程性监督和阶段性考核。
(四)预期成效
实现干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起用制度管人管事、按程序流程办事、目标定位清晰、运转高效精简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形成学校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的动态机制,学校治理切实转向更好地服务于办学质量的提升。
任务九:增强社会培训能力
(一)建设内容
聚焦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发展战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优化整合学校各专业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师资、设备优势,承担更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任务,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管齐下、双轨并行的社会培训服务体系。
(二)建设基础
目前学校拥有电气焊、维修电工、汽车维修、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9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资质,是临沂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临沂市金蓝领培训基地、临沂市电商培训基地、临沂市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有临沂市技师工作站1个,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 1600余人次,培训合格率96%。
在全国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形势下,学校组织开展的职业培训覆盖面还应扩大,培训项目的开发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需要不断的扩大培训项目种类,增强培训方式需要灵活性,把培训工作和社会应用高度的结合,培养出社会急需人才,企业紧缺人才,提升企业尖端人才。
(三)推进措施
1.创新职业培训内容。学校与企业共建职工培训基地,联合开展职工技能竞赛、上岗、转岗、技术技能、特种作业等在岗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市场急需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培训以及新产业、新职业、新技能培训。打造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培训品牌,每个专业结合自身优势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行业组织、技术服务机构等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建立培训项目库面向社会开放,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认定,拓宽职业能力提升培训范围,。
2.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强化培训场所、设备升级改造,联合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享,依托学校实训条件共建职工培训基地和社区培训基地,服务区域中小微企业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加强培训师资团队建设,吸纳校内专业教学名师、企业行业技术能手及领军人物,壮大培训师资力量。建立职业培训者电子档案,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推荐一体化服务。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先进培训方式,探索建立校外社会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方式。
3.健全培训协调机制。学校将社会培训工作纳入办学总体规划,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政策制定、项目开发、资源整合、培训管理等,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专业部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分解工作任务,抓好督促落实。
(四)预期目标
开展分层次、多模式的社会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 2000 人次以上;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培训项目库;建立培训师资库,入库培训师不少于 60 人;拓宽城市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弱势群体及社区居民的培训规模。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领导组织机制
坚持学校党委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统一集中领导,将党的建设融入学校改革创新的各个环节。建立各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门班子,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牵头推进,明确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完善督促考核机制,推动每一件工作、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落地见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学校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创新发展。
(二)加强过程考核激励
各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逐项认领、建立工作台账,设立负责人、对接人,保持工作上下畅通,用改革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建立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督导评估办法,定期发布督导报告,建设成效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形成典型案例、科研课题、教学成果等及时宣传推广。
(三)坚持经费优先投入
学校经费优先保障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项目,优化经费使用结构,着力解决办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加大产教融合项目、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骨干和新兴产业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培训、课程建设、社会培训、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投入。广泛开拓经费筹集渠道,加大产教融合创收,积极争取合作企业对学校给予资金、设备、耗材、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主动争取国家、省、市专项经费扶持项目。严格经费管理,开源节流,持俭办校,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2020年6月10日